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赵丹阳博客【视频】- 玛利亚,抚平一切皱褶的心灵 圣诞颂歌-古典音乐

2018-06-26 全部文章 378
【视频】| 玛利亚,抚平一切皱褶的心灵 圣诞颂歌-古典音乐

万福玛利亚
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
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
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
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
阿们。
圣诞节(Christmas)又称耶诞节,耶稣诞辰。据说耶稣是因着圣灵成孕,由圣母玛利亚在马槽所生。
基督教中的圣母玛利亚形象,总是眼眉低垂,神情庄重,温婉肃穆的脸庞蕴含着无限的柔美和宁静。圣母的谦卑闪烁着崇高的母性力量和普世的博爱胸怀。陈尊佑宗教对圣母的赞美有着无上的尊崇,世人对圣母有着无尽的依恋。只有永恒才值得追求,对圣母的描绘也一直是艺术家追求的永恒主题。曾对玛利亚不犯错而怀胎不解,因涉及宗教与信仰,对自身能力之外不解之事可当传奇故事来理解,即使“传奇本无实,大半寓言已”也毫不妨碍自己用人类本能的母爱去理解这位西方基督教中的“有福之人”晋州天气预报。借一位内观法师之言“大理之外尽是红尘”来思考拆局专家,其实大理之内亦有红尘,即便在西方宗教音乐里,也不难发现世俗的踪影,皆因基督教对耶稣受难赞美是根植于人类情感之中对牺牲与奉献精神的赞美,对圣母的赞颂就来源于母爱异世界女神传。没有这些人类共同的世俗情感,音乐难以跨越时空的藩篱。“圣母颂”古老的韵律伴随着神圣的柔和之光穿越千年时空邈邈而来,总会意外地深蕴着一种特别的与人心灵相遇的精神之美。
中世纪的圣母颂(450-1450)
八百年吟诵,主恩相伴。莱茵河畔女先知,音乐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女作曲家——圣希尔德加德(1098年-1179年)创作的中世纪《圣母颂》,让我们有幸用纯净的心灵去承载八百多年以前的情感。在歌声中感受到来自中世纪修道院的神秘,仿佛漫步在圣希尔德加德所建立的修道院周边,那里是自然的山间小道与葡萄园。不禁回味这位圣女的话语:
绝望是人类最糟糕的疾病。
谁要是心情忧郁黯然伤神,不妨喝一杯用海芋根茎泡制的葡萄酒可以缓解悲伤。
茴香会使人重回愉悦的平衡中智德签。
圣希尔德加德是上天给人类的恩赐。她如三个半世纪后的达·芬奇,是不可思议的全才。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你可以去有关她的网站研究中世纪的曲谱,可以了解她的灵视异象,观看她幻想之中对壮观的景象的描绘。

《圣母访亲》
取自《贝里公爵的富贵》 1410-1411
由于基督教信仰,这个时期谦卑的玛利亚作为女性的母性和苦难意识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获得精神性的肯定和赞美。为了更深地理解中世纪的圣母,我们也看看当时的绘画少林拳谱。在被称为中世纪最美的书籍——泥金抄本《贝里公爵的富贵》中,圣母于中世纪的一抹光与色渲染下,光似乎从物体本身散发而出,表现出惊人的温暖与灿烂。12世纪起,蓝色称尊,教堂彩色玻璃以蓝色管领诸色,过滤光线使之成“天国”之光,其神秘主义价值与审美地位可见一斑。在中世纪思想发展到最完足的阶段,圣托马斯·阿奎那给人类记忆中留下了白色斗篷和神圣光环。他在《神学大全》中表示“从戴奥尼索思之言可知,美寓于光辉与适当的比例。”他认为美要存在的话,不但必须比例恰当,还必须完整或完足,还要有光辉,这样颜色清晰之物才是灿烂之物。作为中世纪的一位圣师,据说他在极度兴奋时会漂浮到空中,与圣母玛利亚相见。
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颂(1450-1600)
文艺复兴的经文歌(motet)是一种合唱作品,用宗教内容的拉丁文歌词谱写,大部分歌词来自《圣经·旧约》。延续中世纪只用人声的宗教合唱,具有清澈而宁静的性质。若斯坎作为人才济济的佛兰德乐派代表之一,继承该派自中世纪的许多神秘主义者、神学家、哲学家致力于解释在宇宙和谐的交响里,多声部复调助成整体之美。他的经文歌《圣母颂》大约写成于1485年,是运用模仿对位的文艺复兴经文歌的一个优秀范例。四个声部的展开,时空交叠,展现“无伴奏合唱的黄金时代”的辉煌。
现在有一首《圣母颂》深得歌迷喜爱,相信没有人不会被它感动。此曲曾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晚期卡契尼(1551-1618)的作品,实为上世纪俄罗斯吉他歌手弗拉基米尔·瓦维洛夫(1925-1973)之作。据说《圣母颂》于1970年左右创作,并以无名氏的名义录音与出版。但不知何故,作品却归之于卡契尼名下。作曲家去世后,真相差点被埋藏。卡契尼是意大利作曲家与歌唱家,美声唱法的创始人之一,曾在富可敌国的美迪奇家族的婚礼上献唱,可见当时他的盛名。卡契尼为美声唱法而独创歌集《新音乐》举世闻名,如今女中音巴托莉唱《我美丽的阿玛丽莉》 (Amarilli mia bella)就是其中的一首。他的作品体现了单声歌曲风格(monody style),的确与文艺复兴的合唱复调不同。这样假托的事例并不少见,历史时空不经意就容易模糊一些本原。卡契尼(瓦维洛夫)的《圣母颂》从头至尾只重复一句“万福玛丽亚(Ave Maria)”,却如一位虔诚的信徒念着不变的真言。歌曲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层层递进手法,推动音乐感情的升华,使得这种单纯圣洁的念白赋予了作品旋律性和抒情性。
喜欢听曹秀美唱《圣母颂》,她的声音属于抒情花腔女高音,虽然声量不大,但对这些柔美和空灵的歌曲却是一绝,那一声又一声悠长呼唤,从心底最深处迸发,伸向最遥远的记忆陈布达。我似乎听到俄罗斯式的情感表达,有拉赫玛尼诺夫练声曲的悠长梦断韶华,也有柴科夫斯基作品中特有的音型,以及最感人的炽热表达方式——用一个相当于装饰音的短音符带动,把作品推向最后的抒情,情感积聚在最高处结束。此时泪光深藏于眼眸,是深刻的思念,我抬头看见天国中母爱的光辉。
中世纪之后,文艺复兴时期建见证了人文主义的回归,倡导“复兴美的享受哲学”,圣母也如当时的女性,在栩栩如生的绘画中向世人展示她眉眼之间的神秘与美丽。这个时期的意大利正是“此处人才济济,如蜜蜂汇聚于蜜糖之上”,艺术家用简单的色调,笔下的圣母却呈现多样而和谐的变化。我们来看看达·芬奇的《岩间圣母》与波提切利的《玛尼菲卡特的圣母》,这是古典唱片引用最多的圣母头像。

达·芬奇《岩间圣母》
《岩间圣母》总体感是佛罗伦萨的风格,乍眼看,这幅画给人以流水行云、挥洒自如之感,但它实际上却是达·芬奇最呕心沥血的巨作之一。引用艺术家的原话:“若要描绘美丽的面孔,就不能让肌肉的线条过于明显,而是让柔和的光线逐渐地融入优美适度的阴影之中。这能使脸孔格外优雅美丽。”

波提切利《玛尼菲卡特的圣母》
《玛尼菲卡特的圣母》是非常著名的作品,圣母表情宁静肃穆,我自知我心。圣母异常低垂的眼睑,略带慵懒又夹杂着忧伤和无奈,其痛苦与怜悯足以让你动容沉思。波提切利的绘画是天真而温柔的,沉思而忧郁,带着悲哀而苦涩的微笑——“奥纳多式的微笑(达·芬奇的微笑)”。其实,他的画作也印证了希波克拉底的“四液学说”。只是,我有时会模糊了圣母与维纳斯的界限。
巴洛克时期的圣母颂(圣母悼歌)(1600-1750)
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焦点从声乐组合转换到有伴奏的独唱歌曲上——单声歌曲。合唱对表达抽象的宗教思想或许是一种优良手段,但是要表达纯粹的人类感情,直接诉诸于一个独唱者似乎更为合适。在这样的单声歌曲(monody)体裁内部,声乐的炫技很快就出现了直到今天还盛行的对歌唱家崇拜现象。这是好事情啊,谁没有几个自己爱屋及乌的偶像呀!
圣母痛苦侍立,
含泪十字架旁,
当圣子高高悬起。
她心灵长叹,
忧闷痛伤,
被利刃所刺穿。
——《圣母悼歌》
《圣母悼歌》(Stabat Materdolorosa)是一首13世纪的诗歌,吸引许多著名作曲家为之配乐,如维瓦尔第、佩尔戈莱西、罗西尼、德沃夏克等。意大利作曲家佩尔戈莱西(1710-1736)的《圣母悼歌》是其中经典之作。根据《牛津音乐词典》介绍,这部作品是为圣母玛利亚的七天哀悼日的继叙咏所作的谱曲,为“男高音、男中音和管弦乐队而作”。但现在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了,女高音与女中音同样可以担任演唱,而且女声的演绎更华丽,具有穿透力的才智与柔软的音乐性。据说卢梭曾言“这是他听过所有作曲家中谱写的最完美,最感人的二重奏。”
《圣母悼歌》包含无限的悲怜,超越了宗教精神,传达出人类共通的情感,相信谁听了都不会无动于衷,此曲让人深刻体会到一种缭绕不散的悲歌本意。天才有我们为之叹息扼腕的悲苦,佩而戈莱西也走不出这样的天才诅咒。他在童年就因骨髓炎、髋部结核而左腿残废,后来又受到严重的肺结核折磨,隐身一隅安静的修道院直到去世,只活了26岁。这首《圣母悼歌》是他去世前两天完成的。生命苦不堪言,直教人泪水涟涟!
▼ 蒙特威尔第《圣母晚祷》
《圣母升天图》
保罗·鲁本斯(1611)


▲ 巴赫《D大调 圣母颂歌 BWV 243》
(尼古拉斯·哈农库特/维也纳古乐合奏团/勋伯格合唱团)
巴洛克时期的艺术在明暗的表达中创作了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哥白尼与开普勒重新设计的苍穹里,天体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复杂,巴洛克世界里每个细节内部都有一个浓缩、扩大的宇宙视境。保罗·鲁本斯(1577-1640)不仅是佛兰德斯最伟大的画家,而且可以代表17世纪的整个西欧绘画。他一生灵感源源不断,作品数量极多,过着如王子般的生活深泉学院。《圣母升天图》展现他善长描绘恢弘的宗教卷轴。圣母在天使的簇拥下,飘升于光线明亮的空中。众人不自觉地抬头望向此时此地待探索之境。
▼ 维瓦尔第《圣母悼歌和最后的主人》
以下广告您只要随手点击一下,
就是对我们公众号最大的支持!

古典主义时期的圣母颂(1750-1820)
古典主义时期,审美导向一种宁静的优雅和高贵的单纯。此时期,上帝赐给这个世界奇迹般的莫扎特,如星辰般照亮人间,直到永恒的尽头。我们宛如膜拜神祇来对待这个上天的恩赐。莫扎特创作体裁广泛,几乎所有的音乐形式都涉及了,他的《圣母颂》并不是他的重要作品,但是,假如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一定会被那种纯净与缥缈而带着无比虚幻又真实的美感惊住,我们似乎看到圣母的无限柔美。

《主持的圣母玛利亚》
安格尔
18世纪后期,绘画经常被称为“新古典主义”,那时资产阶级两个泾渭分明的特征殊途同归:个人主义的严格要求与考古的热情。我们没有不被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新古典主作品《泉》迷住,那女性丰腴的曲线美呼之欲出。“色彩是绘画的装饰手段,线条为艺术的本质”是安格尔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学观点旷世神医。尽管安格尔没啥宗教感情月上无风,但这幅圣母像也可以看出他是描绘女性美的集大成者,后人无人能望其项背。视觉看出是他模仿文艺复兴拉斐尔的造型和画法。
浪漫主义时期的圣母曲(1820-1900)
1、舒伯特《圣母颂》
维特根斯坦说过,舒伯特不信宗教,忧郁消沉。然而,19世纪前期最优秀的天主教音乐就出在巴黎的凯鲁比尼和维也纳的舒伯特笔下,更难得的是,舒伯特的乐曲在他那个时代已达到思想的高峰。1825年28岁的舒伯特写下名曲《圣母曲》。原诗是苏格兰大文豪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湖上夫人》中的一段诗。由此可知,歌词来自文学作品的世俗感情,而非宗教思想。
Ave Maria,仁慈圣母,
请您倾听这虔诚告白。
请您伸张仁慈圣手日本福冈天气,
请您来抚慰我这心中悲苦。
我将无处投靠身心,
啊,我高贵仁慈的圣母啊!
请听听这虔诚的祈祷,Ave Maria。
▼ 《圣母颂》(罗伯蒂诺·洛瑞蒂)
作品的前奏白恩培简历,竖琴采用分解和弦伴奏,营造一种微澜动水面般感情上的起伏。随后歌声抒发了叙事诗中少女的祈祷——苏格兰公主爱伦祈求圣母宽恕其父罪行,是表现女儿对父亲的纯真情感的。舒伯特乐曲的曲调可以说充满了激动人心的高潮,此曲也不例外,第八小节是情感抒发的高处纽约灾星。最后在轻声呼唤圣母的圣洁气氛中回归宁静。以天使之声唱舒伯特《圣母颂》的,记忆中还是意大利少年罗伯蒂诺·洛瑞蒂(Robertino Loreti)。当年13岁的金童像古堡探幽那样在鸟儿啾啾声进入中世纪修道院,心怀赤子之心放声歌唱。如此清亮的嗓音只应天上有赵丹阳博客,瞬间就会明白意大利曾使用阉割术让少年保持天籁之声的音乐史。听完《圣母颂》,我希望大家去聆听舒伯特的《圣母悼歌》,那是一个甘醇纯美的宗教音乐世界。
▼ 舒伯特《圣母悼歌》
2、古诺的《圣母颂》
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把人的原始冲动作为它们的低音基础。它们不是旋律,而是一种使旋律获得深度和力量的东西。巴赫的平均律沉静如水,汩汩长流,时空都在这样天然的抚慰中奔向永恒。

▲ 狄安娜·达姆娆
古诺的《圣母颂》是声乐名曲,是他汲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创新。作品采用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846)的前奏曲部分作为伴奏。旋律则在伴奏和弦中自然产生,也就是说从和声中产生旋律。古诺的创意与巴赫的音符无缝拼接,浑然天成。可见,我们的作曲家都身怀绝技东洋插秧机!

《圣母怜子图》
梵·高(1889)
《圣母怜子图》是梵高1889年临摹德拉克罗瓦的石版画作品。梵·高的作品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线条的扭曲疯狂是最容易辨认的特征。据说当初是一个意外引发了他绘制这幅画。他不小心把德拉克罗瓦的《圣母怜子图》和其它几幅画掉到了油漆颜料中,现在那幅沾有油彩的石版画仍然存在着。画作中可以依稀看到,耶稣长着红色胡子,这不是梵·高自己的形象吗?可能他把自己比作受难的耶稣吧。如今梵·高大热,但是我要提醒一句,别以为梵·高是山野农夫的传说是真的,从梵·高给朋友的一封信揭示了他广泛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他自童年能流利讲三种语言,还不包括母语荷兰语霸剑凌神,他熟读经典,了解古代的作家和哲学家,还对现代法国、德国、英国甚至俄罗斯的文学都有所涉猎。

▲ 德沃夏克《圣母悼歌》(马里斯·杨松斯/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
圣母的颂歌始终充满着一种圣洁的宗教情绪,沉静平缓的音符能抚慰一切起了皱褶的心灵。日居月诸,胡迭而微?耿耿不寐厦门爱和乐,如有隐忧。在你无能为力的世界里,身处崎岖之地黄世博,泪水簌簌之处,去向圣母祈祷,在圣母广阔的颂歌里,但愿所有苦难得以洁净。“万福,玛利亚!万福,玛利亚!……”一遍一遍的呼唤,原来如纱似蔓的轻柔是有力量的。
▼ 舍曼诺夫斯基《圣母悼歌》
Merry X'mas!
苹果用户赞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