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飞跃死城【视频】- 王雪纯 吴宝俊 央视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背后的冲突、崩溃和妥协-SELF格致论道讲坛

2018-10-17 全部文章 411
【视频】| 王雪纯 吴宝俊 央视综艺节目《加油向未来》背后的冲突、崩溃和妥协-SELF格致论道讲坛
在黄金档的科学实验类节目,如何与经典综艺节目抗衡?严谨认真的科学家,如何接受综艺娱乐化的元素?影视制作人,又如何应对烧脑的公式?在中科院SELF讲坛,央视创造传媒艺术副总监王雪纯与理论物理博士吴宝俊讲述了媒体人与科学家的相爱相杀。

吴宝俊
理论物理博士
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
王雪纯
央视创造传媒艺术副总监
央视《加油向未来》制片人
以下内容为王雪纯、吴宝俊演讲实录:
王雪纯:我是《加油向未来》的节目制片人雪纯祸害大清。
吴宝俊:我是《加油向未来》的科学策划吴宝俊
王雪纯:今天特别高兴能到这么高端的一个讲坛来,我们知道SELF是一个特别棒的讲坛。因为这个讲坛鼓励大家讲真实的观点和思想,所以我们也准备跟大家说实话:我今天主要是来给我们暑期要播的第三季《加油向未来》做广告的。
吴宝俊:我主要是来吐槽爆料的。
王雪纯:我们不敢自信地认为在座的各位都看过这个节目,虽然它已经在2016年和2017年播了两个夏天了。所以现在我们准备强行给大家普及一下,《加油向未来》到底是一档什么样的节目,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节目长什么样子。

王雪纯:简单的说,这个节目就是一个在演播室做科学实验的节目半斤夫人。我们对科研实验还是有要求的,不是说什么实验都能做的,起码要达到三个条件:一个是实验设计本身要有脑洞,要有想象力;二是操作要有一定难度,别人都做不了;再有一个就是它要好看,在呈现上要有视觉的冲击。符合这三个标准的实验,就是我们做的不一样的科学实验。

大家看到了,我们今天演讲的题目叫“媒体人与科学家的相爱相杀”,标题很明确,因为这个节目有两支团队深入捆绑在一起。
吴宝俊:定时炸弹。
王雪纯:一拨人是电视制作和专业传播的团队,另外一拨人是科学顾问和科学执行团队。相爱相杀,代表了我们工作当中的一种常态,也就是这两个团队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
吴宝顶峰音像俊:搅合在一块儿了。
王雪纯:本来我们还为这个标题起了好多子标题,但是后来我们考虑到SELF是一个学术性很强(小编注:并不学术,很接地气的)的高端讲坛,应该起一个匹配一点的题目,我们就起了另外一个题目,转换了一下我们的语态,我们今天的报告也可以叫……

吴宝俊: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过程,阙如话语转换机制的构建——媒体人与科学工作者的纠缠态研究。相当专业。
王雪纯:我不知道吴国盛老师会不会满意这样一个题目,作为一篇专门研究科学传播论文的标题。
吴宝俊:SCI。
王雪纯:但无论如何,我们把它做了一个成功的转换。我们看到在这个标题当中,出现了很多专业的术语和专业的语态。我们其实也是想通过这个标题和前面的那个相爱相杀的标题,请大家从标题开始就体会一下做科研和做科普不同的表达方式。
终于可以不用再说标题了,我们开始正式做节目的广告。
吴宝俊:5分钟过去了。
王雪纯:我们是一个在央视一套的每周日晚上8点钟,黄金时间段要播出的节目。在那个时间段,我们打开电视,在所有卫视台都能看到什么节目?全是真人秀或者文艺类的,非常非常经典的综艺节目,都在那个时段上演。在那个时候,我们跟台里提出说要做一档科学实验的节目。
吴宝俊:太奇怪了。
王雪纯:这还真是我们平台的反应,他们倒不是说奇怪,是问了一个非常扎心的问题,他们说,那你们做一个科学节目,在一个这样的娱乐黄金时段,你们能保证有收视率吗?
吴宝俊:不要命了。
王雪纯:我们就想,我们要是想让这样一个节目去跟那样的一些节目竞争,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林正宏第一包菜炒鸡蛋,保证这些科学实验得是好看的,就是说得吸引别人来看,有意思。另外,它还要有传播度,就是我们做的这个实验要能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包括自媒体的,包括所有我们能动用起来的媒体范畴和渠道,让声量变得很大,传出正向的话题。
吴宝俊:必须有收视率。
王雪纯:为了这么做,我们就需要有创意的设计起点,有好的电视呈现手段,另外还要加上一个元素,就是大家对综艺节目共同的认知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明星。
王雪纯:明星怎么参与科学节目?在第一季的时候,我们让明星和普通人搭档一起来答题,效果不是特别好。到第二季我们就改了,让明星深度的进入我们的实验过程。

比如说这张图片,钢琴家郎朗在我们节目现场,用他的琴声来表达了一个鲁本斯管的实验,用琴声和火焰高度来相配合,这是一个经典的实验。

第二张图是实力派歌手黄绮珊,她在我们的节目现场用她浑厚的歌声,一举震碎了十几个玻璃杯,表现了一个声音共振造成的后果的实验,这是她振碎的杯子。

另外我们还做了一个实验美商婕斯,这个实验可以说是在我们两季一百多个实验当中传播度最好的,口碑也是最高的实验,就是体育明星张培萌(短跑运动员)和歼10飞机的人机竞速。

吴宝俊:呵呵。
王雪纯: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终于轮到大宝老师说话了,传播的好就一定是好实验吗?科学老师不这么认为。
吴宝俊:我们团队拿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是这样的,这是个什么选题?运动员和飞机赛跑?这不是高中物理题吗?算一个速度,算一个加速度,这种节目还会有人看?谁知道播出三天,点击量2000万。
王雪纯:呵呵。
吴宝俊:播出一个星期点,击量4000万。
王雪纯:哈哈。
吴宝俊:到现在点击量9000多万,我们就很纳闷,中国这一群什么观众?后来才发现八目妖,这个节目播出的当月,张培萌和他的队友苏炳添参加了一个世界级的比赛,并且夺得了冠军。在网络上大家欢呼雀跃,然后打开百度搜索张培萌,第二条:张培萌和歼10赛跑。
王雪纯:所以我们是来蹭热点的。
吴宝俊:所以这是一个蹭热度的节目。
王雪纯:前面说的是我们尽量加入综艺化的元素,来改造科学实验,让它更好看。我们也尝试了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方向,就是看看传说中的那些经典实验,真正的实验室实验,能不能搬到综艺节目的舞台上来呢?
在节目现场曹伯纯,我们的科学老师,比如张双南老师、曹则贤老师,他们后来都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都去跟他们合影,那么我们这些科学老师,他们在跟谁合影呢?他们奔向了这个管子。

吴宝俊:必须的,得跟这根管子合影。
王雪纯:为什么呢?
吴宝俊:中国的明星千千万,但是这根管子只有一根。这个实验源自于文艺复兴晚期,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的小球下落实验。我们做了一根6米长的亚克力管子,挂一根羽毛在管子里,然后把它抽成近似真空的状态,在管子外面同等高度,挂一个铁球,然后同时释放这根羽毛和铁球,之后用高速摄像机拍它们下落的过程,让现场的选手去猜哪个先落地,然后由科学专家去解读。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这个实验以前在中国的媒体上没有人做过。
王雪纯:没有在一个综艺节目上。
吴宝俊:没有在综艺节目上,其实在别的媒体上也没有。
王雪纯:当时我们也在质疑,这样的一个科学性非常强的,没有增加其他任何手段的实验,能不能有收视率?
吴宝俊:我们起先心里没谱,后来发现当期曹老师点评完了之后,这一期是同时段中国收视率排行榜的第一名。并且我们发现,很多中国的中学物理课的老师、小学科学课的老师,把这一期的节目截下来,在他们的课上当作课件来用,我们忽然觉得高大上起来了。
王雪纯:是的。

吴宝俊:我们这个节目除了综艺性的实验、科学性的实验,还会有一些公益性的实验。这期节目是讲内轮差的,大货车在拐弯的时候,司机有盲区,有内轮差,如果你站在这个盲区范围之内,你以为司机能看见你,但其实他根本看不见,每年中国都因为这个出很多次的车祸,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了这么一个实验北少室。
王雪纯:就是有很多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类实验永乐仙道。
吴宝俊:对,这也是传播非常好的一个实验。

王雪纯:这个是我们第一季传播非常好的一个经典实验,口香糖开椰子。其实它核心传播的知识点就是非牛顿流体,也就是软物质。
我们做完那个实验之后,据说那一年暑期的海南,所有卖椰子的摊上都搭配着卖口香糖,而且卖椰子的人会鼓励大家说阿鲁表情包,如果你能用电视里那个实验的方法,自己拿口香糖砸开椰子,这椰子就免费赠送了。总之,我们的实验种类很多。
吴宝俊:说到这里,大家看出《加油向未来》是个什么节目了吗?用我们科学团队的话说,这个故事要从公元1662年讲起,在1662年,有一个英国人叫罗伯特胡克,就是那个弹簧秤的“胡克定律”的胡克,他被聘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实验室主任,他的任务就是在每次英国皇家学会开会的时候,准备3到4个实验,供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去观察、去分析、去猜想,这个其实就是《加油向未来》的前身。
王雪纯:我们总算找到了自己的前世今生。
吴宝俊: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这个数字,就是《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全网的播放量,不多不多,5个亿。除去节目组自己点的,我估计还剩4个亿。这个数量级是什么概念?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大概和我们的科学嘉宾曹则贤老师这辈子发表学术论文总的引用量持平关秀媚贼王。曹老师今天没来是吧,这是他这辈子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这个节目的一、二季获得了很多奖,比方说最近就获得了“星光奖”这个大奖,雪纯,你发表一下获奖感言。

王雪纯:我的同事把我举着奖杯的图跟考拉拼在一起,我想获奖感言只能说做科普类的电视节目是非常消耗能量的,所以请多给我一些桉树叶吃,并且我需要多睡一会儿。
我们自己非常的意外,“星光奖”是中国最高的文艺电视奖项,这样一档科学传播节目能够得这个奖,说明这个节目从不同维度得到了肯定,非常荣幸。
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的科学团队,这个节目没有科学团队肯定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一帮文科生,一帮做电视的。以前我们这个团队做《谢天谢地你来了》、《喜乐街》峨边天气预报,都是即兴喜剧类的节目,突然转向要做这样的一个节目,我们要寻求支援。
老天对我们特别的眷顾,我们碰到了北京交大的物理实验室一个叫陈征的老师,这个老师和他的团队一起,投身到我们共同的节目制作当中。陈征老师他们这个团队,从节目每一个实验的成立到测算,到验证,到自己下料,去工厂做道具,全程跟我们的节目组绑定,应该说他们为这个节目的呈现做出了最结实的那一部分贡献。
我们两个团队绑定做了第一季之后,虽然成果还不错,但是感到心力交瘁,所以我们就寻求更多的支持。这个时候中科院物理所的老师们,还有中科院传播局的老师们向我们伸出了援手,由于他们的深度介入,使得我们在第二季能够得到很多大的科研机构的帮助,能够在节目中呈现更多的大国科研重器和科学成果。所以有这两支团队,一个是中国科学院代表的科研院所和科学家们的加入,还有交大,还有大宝老师这样的对科普节目非常热爱的人士的加入,才能够成就我们现在的这个节目。
吴宝俊:别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王雪纯:在这里我们也想说,科普节目出来站在一线发声的,肯定应该是科学家,因为这是他们的本职工作。
吴宝俊:想得挺美的。
王雪纯:所以我们就要呼唤更多这样的人,非常幸运的是我们召唤出来了这样一些大神级的人物。
在这里请允许我补充说一点,在我们的眼中,我们是怎么看科学老师们、科学顾问们的?首先,他们肯定都是大神级的人物,因为他们随便一张口,都能说出明明是中文神崎亜里沙,但是谁也都听不懂的话。第二,他们非常有耐心,如果用一个公式讲不通,他们就给你讲十个公式。第三,他们非常固执,他们会说,这个事你不让我用这个公式来表达,我就不能讲了。
所以我们的工作经常在这样一种互相掐、互相哄的氛围,看上去很对峙,但实际上是在相互试探、相互妥协、相互寻找当中,达成一种共识。
请大宝老师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复仇者联盟中的几位。

吴宝俊:这张图是我P的,射箭的这位是我们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普大咖曹则贤老师,他旁边的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张双南老师,他们二位是《加油向未来》第二季的驻场科学嘉宾。乐呵呵笑的这个是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系的陈征老师,他是《加油向未来》第二季实验项目的总负责人,我是《加油向未来》第二季1V1试题的负责人,外加科学策划,专门坑人的。
这个图是第二版,原版的图,曹老师那个位置是绿巨人,后来我们觉得那个颜色不太合适,就换成这个了。为什么用这样的图呢?因为在我们做科普的人心中,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理想主义的情结倾城别恋,大家觉得我们学了这么多科学知识,我们应该救万民于水火,所以这也是我们心目中自己的缩影。当然了,头P得好像位置不太对,大家将就看。
下面以我的角度描述一下《加油向未来》的制作团队,大家知道这批影视制作人员绝大多数是文科生或者艺术生,他们的数理化能及格就不容易,做普通的综艺节目对他们来说得心应手,但是做科普节目,太难、太烧脑、太崩溃了,可以说科学知识是距离他们最遥远的地带。
那么对于科学家群体,又是另外一个样子,这个群体是非常严肃的群体,他们拒绝一切娱乐化的东西,所以综艺娱乐是距离科学家最遥远的地带,正如我们的“师爷”所说的“上帝不掷色子,也不上综艺节目”。

王雪纯:你确认他自己说过?
吴宝俊:这也是我P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做节目的这批人,他们做科学节目这么吃力,而做科学研究、做科普的这些人又拒绝娱乐化,那么大家干嘛还要做《加油向未来》这个节目白洁全传?雪纯,你的答案是什么?
王雪纯: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要接你一句。大家看见了,我们明明可以做原来得心应手的文艺节目,顺风顺水,但是选择做这样一档节目。在做这个节目的过程中,我们每天都要承受科学老师们反复的碾压和鄙视,一直处在鄙视链的最低端,每天都面对着自己科学素养的低下以及科学知识的匮乏。
吴宝俊:我好有负罪感。
王雪纯: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真实的过程,我们每个人是一个个体,但是也代表着广大的观众,我们都是从大众当中来的。所以不能忽视的是,在大众当中,由于个人的原因,由于家庭的原因,由于社会的原因,由于教育体系的原因,我们的科学知识匮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所以,我们代表观众来当第一拨被你们科普的,我们从你们这儿先学,学明白了再想办法转化出去,让更多的人去了解。
吴宝俊:先得给你们洗脑。
王雪纯:所以,我们在被碾压的过程中也学会了习惯被碾压。然后回答大宝老师问的,为什么要做《加油向未来》?其实如果从一些,比如说从政治正确的角度,或者从大众的需求角度,是可以说出很多很高调的为什么,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这是一个讲真话的论坛,所以我说我个人的一个最真实的动机,也希望大家能够听明白我这个动机。
非常简单,就是因为我做了二十多年的综艺电视节目,我觉得我们的综艺电视节目确实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丰富,但是总觉得还是少那么一点点东西。早在十多年前,我们就发现,在国外很多电视台常年都在做这种,在演播室或者在户外,操作一些有意思的科学实验的科普类的节目,他们都带有非常强的娱乐性,传播得都很好上海滩续集。
我们一直就想应该有这样的一档节目跳出来,在所有的综艺节目中独树一帜比特尔,简单的说,我们想做出一个不一样的节目,希望能让这个生态多样化再多样一点。再说得直白一点,希望大家在业余生活中出去消遣、和人聊天的时候,能谈一点不太一样的话题。
吴宝俊:此处应有掌声。我代表我们科学团队说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节目?很简单,两点,第一点,我们图新鲜,我们不满足于简简单单做现场的报告,我们还想上电视。
王雪纯:是我们两个团队共同的虚荣心在作怪。
吴宝俊:第二点,我们脸皮厚,节目组找我们的时候,出乎我们的预料,但是出乎节目组预料的是,他们敢找我们,我们就敢答应。
王雪纯:而且是立刻答应了。
吴宝俊:马上就答应,毫不犹豫。所以总的来说,我们要做新的东西,我想这个就是创新。
咱们讲讲节目策划里面的一些小故事,这张照片是一个导演偷拍的,曹则贤老师跟我们参加策划会时候的一个景象,他的经典姿势。

王雪纯:这不是他最痛苦的表情,这张算舒服了。
吴宝俊:在开策划会的时候,经常出现一个场景,曹则贤老师给导演们讲一大堆之后,导演一脸茫然的看着他说,曹老师,听不懂。曹老师就会回一句,如果我说的都是你们懂的,那你们听它干嘛?
王雪纯:特别好。

吴宝俊:这是我们开策划会的另外一个场景,我要借这个机会讲一个背景宋枭,我是负责1V1试题的。
王雪纯:就是两个选手在做实验之外,还要快速回答一些科学问题。
吴宝俊:我们当时设计的一套题,背景是这样,在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们认为,所有的数和长度都可以用整数或者整数之比来衡量,这就是大家知道的有理数。但是有另外一个数学家,叫希帕索斯,他就突然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两个边长都是1,那么斜边长是根号2,这个居然不能用整数之比来表示,这是一个惊人的巨大的发现,所以他就被扔进海里淹死了。
根据这个背景,我就想设计一道题,跟大家聊聊有理数、聊聊无理数、聊聊根号2,这个结果题提交上去就被枪毙了。
王雪纯:因为大家说,为什么要提到根号2?
吴宝俊:节目组说,中国看电视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关注根号2?这个太难了!谁会去想看一个带根号2的节目?所以我们当时就感慨一句,居然有人接受不了根号2!
所以看得出,我们这个节目的开发,是科学团队和节目团队互相博弈的结果,节目团队不停地挑战我们的下限,我们不停地挑战他们的上限,双方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所以今天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我,就是一个没有下限的我。
王雪纯:但是依然很有自知之明。这张照片也很重要。

吴宝俊:我和曹则贤老师第一次进影棚录像的时候,我们发现大厅里有一个柱子,这个柱子上写着一句话很奇怪,叫“配合是一种修养”。我和曹老师当时就纳闷,配合是一种修养,不配合就没有修养?我配合你怎么样?如果不配合又怎么样?
我们就试了一次,结果发现如果配合的话,从上午9点开始录制,大概到晚上9点能录完,如果不配合的话,上午9点钟录制,估计到第三天晚上9点还录不完,所以配合不但是一种修养,还是按时回家的保障。
王雪纯:事实教育了我们。

吴宝俊:这张照片是我们偷拍的,有一期我们有一个实验做了一堆道具,是“牛顿摆”这样的道具,人体要演示,是给小孩子们看的。我作为一个80后,我戴这样的道具,我就特别开心、特别好玩飞跃死城。但是曹老师…,大家看到曹老师的表情,玩坏了。
所以我们也能看出,参加咱们这样的节目,对于科学家而言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什么?学着如何表演,学着如何融入到节目的节奏当中趣盘网。用我们的话说,就是自己决定上的节目,含着泪也要演完。也正是从这个节目开始,曹则贤老师迈上了演艺生涯的不归路。
好,这就是我们报告的主要内容,我们最后的口号是:科学并不枯燥。

王雪纯:综艺不是毒药。第三季《加油向未来》7月开始上映,在央视一套,每周日晚上8点,我们一起干了这一杯!

SELF讲坛全称“SELF格致论道”讲坛,是中国科学院全力推出的公益讲坛,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和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SELF是 Science, Education, Life, Future的缩写,旨在以“格物致知”的精神探讨科技、教育、生活、未来的发展,尝试打破过去纯粹以“知识传播”为主的科普形式,专注于思想的传播,力图从思想的源头上促进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关注微信公众号SELFtalks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