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马荣【贵州调研】让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足-贵州政研

2019-09-11 全部文章 380

【贵州调研】让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足-贵州政研

6
点击上面蓝色字快速关注
贵州十大最具影响力政务微信
关注

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就我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具体安排,明确了实施路径。下一步,黔东南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安大教务处,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扣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以农村“三变”改革为统揽,结合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实际,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让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颜值更高、气质更佳、魅力更足。
一、发挥良好生态优势,让乡村在振兴中颜值更高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守住生态保护红线,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黔东南自然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7%,16个县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的99%以上,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黔东南州将用好用活用足良好生态这个宝贝,深入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让乡村的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绿,让田园风光、湖光山色、秀美乡村变为聚宝盆,让乡村在良好的生态中更加秀美。一是生态环境为乡村添“绿”。坚持“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按照“保护优先、开发与保护并重”原则,深入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过程,实行最严格、最有约束力、最有激励性的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六个一律”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气综合治理,深入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让乡村处处见绿、处处绿树成荫。二是生态产业为乡村添“金”。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着力构建以“四型产业”为基础,以绿色园区、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为支撑的生态经济新体系,着力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养生养老、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深入实施生态脱贫工程,建立多途径的绿色惠民机制,推进群众全方位参与生态脱贫、绿色发展,让群众享受更多生态红利和绿色福祉。三是产业生态为乡村添“美”。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通过生态产业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进一步修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让乡村生态环境在产业发展中得到保护。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态条件,全面提升乡村生产效益、生态价值,建成一批产业兴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魅力独特的宜居宜业宜游乡村,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让乡村在振兴中魅力更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乡村文化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黔东南民族文化灿烂,是世界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有苗族服饰、古歌、银饰等53个项目72个保护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量居全国市州级第一位。黔东南州将用好用活用足民族文化这个宝贝,充分挖掘、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用优秀民族文化增加乡村的魅力。一是把民族文化美在风尚。把优秀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以苗歌、侗戏等少数民族歌舞为载体,以少数民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民族文化引导农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把民族文化美在人文。加大优秀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创作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充满正能量、深受少数民族群众欢迎的民族文艺作品,广泛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乐于参与的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把民族文化美在乡愁。做好“民族文化+”这篇文章,把优秀民族文化和发展乡村旅游、民族工艺等结合起来,打好“乡情牌”“ 乡愁牌”,通过民族文化的魅力,让人们更向往乡村,让乡村更加富有吸引力。
三、保护发展传统村落,让乡村在振兴中气质更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李树浩,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黔东南州有309个村寨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入选数量居全国地州市之首,黔东南各美其美的山水、美人之美的文化、美美与共的乡愁蕴藏在以传统村落为代表的民族村寨之中。黔东南将通过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力度,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依托传统村落振兴乡村,让黔东南的乡村富含文化价值,各具特色,更有魅力。一是在保护中提升文化价值。注重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民风民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血誓演员表,注重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的深度挖掘和合理利用,精工细作,防止大拆大建,禁止过度、随意开发,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为自然“种绿”,为村落“留白”,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二是在整治中优化整体布局。坚持民生优先人造猪耳朵,围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施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景观绿化、综合防灾减灾、新村建设、村寨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整体景观等项目,进一步完善传统村落生产生活功能,推动传统村落村貌美起来黄美英尼坤。三是在发展中展现民族形象。以“农文旅一体发展”为抓手,充分利用传统村落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以及生态资源,培育传统村落+农业观光、森林康养、手工艺品、文化体验、山水风光等业态,打造民族文化消费、体验与传播的新平台,通过传统村落,充分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的良好形象。
四、大力发展有机产业,让乡村在振兴中产业更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走质量兴农之路,要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一场深刻革命。近年来,黔东南充分发挥自然生态良好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有机产业,有25个品种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有4个县申报成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有约60种以上产品可开展有机认证,其他12个县市都具备了申报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的条件,发展有机产业潜力巨大。下一步,黔东南将围绕创建“中国有机第一州”目标,做大做强有机产业,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支撑。一要推动优质化发展使有机产业“高质量”。大力实施有机农业标准战略,朴彩英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李欣璐,健全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把黔东南州所有适宜有机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管理。健全完善有机种养殖技术规范办法和管理措施,加大对农民有机种养殖技术的培训力度,从源头上提升有机农业的质量。二要推动特色化发展使有机产业“有优势”。结合黔东南各地自然生态实际,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路子,在做大做强优质粮油、精品果蔬、优质茶叶、中药材产业、生态畜牧业和特色渔业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上,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特色化发展路子,切实增强黔东南有机农产品的优势竞争力,推动全州特色有机产业持续、规范、健康发展。三要推动品牌化发展使有机产业“有口碑”。按照统一生产规范、统一包装标识、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统一监督管理的要求进行品牌整合,着力提升有机品牌核心竞争力,真正形成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支持鼓励有机产品生产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贵州省名牌产品”等品牌称号,提升黔东南有机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推进乡村清洁行动,让乡村在振兴中环境更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人居环境,是广大农民的殷切期盼,一些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必须改变。”黔东南紧紧围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十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让农村生态美起来、环境靓起来,努力构建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美丽画卷。一要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打造“清洁家园”。推动城乡垃圾收运向农村延伸,建立农村垃圾保洁机制,动员村寨男女老少积极参加村民义务清扫垃圾行动,做到无暴露垃圾、无卫生死角,使村寨面貌焕然一新。完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采取多种方式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推广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建设,推进农村厕所、畜禽圈舍规范化改建。加大村庄河道沟塘整治力度,努力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村庄水环境。二要全面开展农业废弃物整治,打造“清洁田园”。全面整治田间地头各类农业废弃物,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禁止随处堆放农业废弃物、就地焚烧田间地头作物,积极引导规模化、集约化畜禽养殖,推进生态健康种养殖,确保田间地头无污染,无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着力打造生态田园。三要全面开展村容整治绿化美化,打造“清洁花园”。加强村容村貌管理,全面整治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排乱倒、乱丢乱扔、乱停乱放、乱堆乱垛行为。引导和发动群众按照“微田园、生态化”的模式,在村寨道路两旁、河流两岸、公共闲散地、房前屋后和村寨周围开展绿化建设明堂人形图,使村寨融入自然,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六、健全完善治理体系,让乡村在振兴中秩序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是实现乡村善治的有效途径马荣。”长期以来,黔东南各民族和睦相处、情同手足、亲如一家,除了各民族的情感融合与凝聚力之外,村规民约在规范人们的言行、促进村级民主自治管理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蔡佩真,至今大多数苗族、侗族聚居的村寨,都还沿袭着几百年来的村规民约。这样一种基于法律与道德基础的民间规约有效约束了人们的行为,规范了基层社会秩序,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下一步,黔东南将充分挖掘传统村规民约的内涵和其强大生命力的本质特征,将其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健全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推动乡村自治,促进治理有效。一要依托村规民约推进“自治”。推动村规民约在约束、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的同时,用村规民约加强基层民主管理、促进社会治安群防群治、化解矛盾纠纷、加强农村消防和交通安全等工作,促进基层民主自治。二要依托村规民约强化“法治”。 把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到村规民约中,剔除不科学、不文明的风俗习惯,保留传承优秀的民间民族文化、人情风俗,实现法律与村规民约有机融合,引导村民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来处理问题。三要依托村规民约深化“德治”。针对苗族、侗族节日频繁,请客送礼陋俗盛行的实际,用村规民约对这些传统陋习进行约束,对红白喜事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破除陈规旧俗等作明确规定,引导广大群众崇尚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950509,使村民有更多的精力用于发展生产。
七、全面推广“十户一体”,让乡村在振兴中组织更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农村的事,要靠好的带头人,靠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近年来,黔东南通过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十户一体”, 采取“党带群、富带贫、强带弱”的方式,按照居住相邻、技能相似、产业发展意愿相同的“求同模式”,把群众组织起来,在每个村的村民小组或自然寨组建若干个管理和发展主体,每个主体由10户左右的农户组成,并推选一名能力强、威信高、想干事、善作为的党员或群众为户长,在村支“两委”以及村民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十户一体”,充分发挥了乡村基层党组织在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下一步,黔东南将全面推广“十户一体”,切实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一要“十户一体”夯实基层党建。将“十户一体”作为加强基层党建的每一个单元,把基层党组织发动和组织群众的重心放在“十户一体”,通过“十户一体”中的党员同志,紧密将“十户一体”中的群众团结在党的身边,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农村基层的深度延伸和有效覆盖,推动党的声音进万家、党的政策落细落小落地落实。二要“十户一体”助推增收致富。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十户一体’+农户”模式,建立由村支“两委”领办的村级集体公司,公司之下建立多种业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在公司或合作社之下组建若干个“十户一体”发展主体,均衡配置富裕户、一般户、贫困户,确保产业覆盖所有农户,实现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致富门路。三要“十户一体”强化社会治理。以“十户一体”为小网格,构建精细化治安管理防控体系,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构建“十户一体”联保体制机制,将社会治安联创内容进一步延伸到宗族恶势力、村霸惩处,以及交通安全、“三特三留”人员照管、防邪反邪、农村消防、赌博等丑恶现象的治理上来,加强群防群治、源头防控爱莎美瞳,实现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隐患联治、平安共创。
(作者系中共黔东南州委副书记、州委政法委书记、凯里市委书记)
来源:《贵州调研》2018年第3期
作者:杨昌鹏
编辑:彭鸧锐
您还可以关注
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贵 州 政 研
我们不传播垃圾信息
我们是时政的搬运工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