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傻瓜【超越】华为或拿下韩国5G通信设备订单;大基金拟收购7%股份!万业企业拟9.7亿收购凯世通;丘钛科技上半年预亏5000万元-集微网
【超越】华为或拿下韩国5G通信设备订单;大基金拟收购7%股份!万业企业拟9.7亿收购凯世通;丘钛科技上半年预亏5000万元-集微网
1.华为或拿下韩国5G通信设备订单,首单高达90亿美元;
2.万业企业拟9.7亿收购凯世通 大基金拟收购7%股份;
3.移远通信IPO:综合毛利率逐年下滑 存货应收账款激增;
4.纳思达芯片营收仅占比4% 被指蹭概念饱受市场质疑;
5.丘钛科技上半年预亏5000万元,各大券商纷纷呼吁减持;
6.丹邦科技“TPI薄膜碳化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
1.华为或拿下韩国5G通信设备订单,首单高达90亿美元;
集微网消息(文/小北)尽管三星电子已经成为韩国科技实力的代名词,但是竞争对手华为或杀入其后院——赢得韩国5G无线网络建设订单。如果三星在自己国家5G通信网络建设中被华为抢走了订单,将是一件非楼采凝常“可悲”的事情,这或许会使三星受到重创中国雨人。据悉,华为正在韩国竞标北邮教务,力争向韩国三家全国性的移动运营商提供5G网络设备。首批合同的订单总规模将达10万亿韩元(约合90亿美元)。韩国SK电信执行副总裁Park Jin-hyo表示,华为在5G技术上的布局比其他公司要早,在技术投入上也很大。我们采取开放的态度,没有任何偏见。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SK电信、KT和LG Uplus目前拥有超过5600万订阅用户,该数量超过韩国5100万人口的总和。上个月他们已经决定为购买5G移动频谱支付3.6万亿韩元,如今“考量”供应商的首要因素就是成本。据悉,LG Uplus表示愿意选择华为,SK电信和KT在华为、三星、诺基亚以及爱立信之间进行权衡。本周,韩国科技部长计划与三大移动运营商的负责人会面,对其5G计划进行商讨,可以肯定的是华为将成为讨论的内容之一。在5G这个关键节点上,华为有望在韩国实现“逆袭”。韩国是三星通信设备业务的“大本营”,该业务始终在依靠其本土运营商的支持。三星占据韩国4G通信设备40%的市场份额,华为仅占到10%,而在全球移动基础设施市场,华为占到了28%的份额,而三星只占到3%的份额。与三星相比,华为在价格与5G领域声誉上有明显的优势马戏小子。如果三星在自己国家5G通信网络建设中被华为抢走了订单,将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王小予,这或许将使三星受到重创。韩国券商Ebest Investment & Securities Co.分析师Kim Hyun-yong表示,华为的优势是价格竞争力,其在5G设备研发中的领先优势,足以让其设备立即投入工作。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在5G时代,华为有望成为三星发展的最大威胁,两者将在通信设备、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形成竞争。如今,华为是仅次于苹果、三星的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且与三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对于5G市场以及华为的竞争,三星网络业务负责人曾信心满满地表示,三星公司将成为主流5G设备供应商,并且自己有足够的技术优势,可以击败华为。据悉,三星的目标是成为5G领域的先驱者,其目标为拥有更广泛的产品线(例如通信设备、芯片组和移动设备等)以及28GHz的技术能力和3.5GHz设备的经验。三星将3.5GHz频段是视作不能放弃的战场,其背后的原因是韩国将成为首个建立商用5G服务的国家。三星预计到2020年,其5G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占有率将达到20%。三星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信心,主要源于美国对其持开放的态度,如今三星5G无线网络技术(FWA)已得到了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审核批准,还拿下了美国的5G订单。三星与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已签署合同协议,将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前者为后者提供5G固定无线接入28GHz频段的服务。除了Verizon之外,三星还与Sprint合作开发5G技术。华为却在美国举步维艰。据悉,特朗普阻止博通收购高通的真正原因是担心华为的崛起。美国方面认为,博通收购高通可能会减少美国对芯片和无线技术的投资,而如今华为正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5G的研发,这样或许导致美国将“领先地位”拱手让给华为。若华为拿下韩国通信设备订单,美国市场对三星的“迎合”能否帮助其弥补大本营丢失带来的创伤?目前看,答案还有待揭晓。(校对/春夏)
2.万业企业拟9.7亿收购凯世通 大基金拟收购7%股份;集微网消息(文/Lee),7月16日,万业企业发布公告,公司拟以12元/股,向凯世通香港、苏州卓燝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凯世通49%的股权,凯世通100%股权的评估值为97,072.06万元,本次发行股份购买凯世通49%股权的交易价格为47,530.00万元。上市公司同时以现金49,470万元购买凯世通51%的股权。本次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拥有凯世通100%的股权。与此同时,三林万业将持有的万业企业7%的股权转让给集成电路基金,本次交易前,浦科投资持有公司 28.16%的股权,三林万业持有公司 20.53%的股权,公司无实际控制人。集成电路基金受让股权后,三林万业持股比例将变更为13.53%。浦科投资将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朱旭东、李勇军、王晴华将成为万业企业实际控制人。万业企业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凯世通 100%股权。凯世通香港、苏州卓燝承诺凯世通 2018 年度、2019 年度、2020 年度承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5,500.00 万元、8,000.00 万元和 11,500.00 万元。本次交易拓宽了上市公司产品种类,延展了上市公司业务领域,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规模将实现扩张,凯世通如能实现承诺净利润,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将显著增强。(校对/Lee)
3.移远通信IPO:综合毛利率逐年下滑 存货应收账款激增;7月16日,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移远通信”)近期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公司拟在上交所公开发行不超过223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保荐机构是招商证券。公开资料显示,移远通信的主营业务是物联网领域蜂窝通信模块及其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销售服务,主要产品包括GSM/GPRS(2G类别)系列、WCDMA/HSPA(3G类别)系列、LTE(4G类别)系列、NB-LOT系列蜂窝通信模块、以及GNSS系列定位模块系列、EVB工具系列。据披露,移远通信计划通过本次IPO募集资金约5.09亿元,其中7000万元用来补充流动资金,其余投向高速率LTE通信模块产品平台建设项目、窄带物联移动通信模块建设项目、研发与技术支持中心建设项目。2015-2017年,移远通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5.73亿元和16.6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630.09万元、2500.38万元和8637.65万元。 移远通信的存货和应收账款金额较大。2015-2017年末,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914.41万元、13850.89万元和27289.3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2.78%、50.07%和35.82%;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127.83万元、6530.95万元和10073.2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02%、11.4%和6.07%。移远通信的毛利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5-2017年分别为25.42%、23.05%和18.02%,主要原因系蜂窝通信模块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产品不断成熟完善,企业之间的业务竞争加剧也导铝嗣利率的下滑。移远通信的供应商比较集中。据了解,报告期内,芯片的原材料采购额占所有原材料采购额的比例分别为81.96%、83.49%和84.63%,其中对高通公司的采购额占比为14.35%、20.79%和22.73%;联发科采购额占比分别为8.32%、19.92%和15.57%。据了解,移远通信发行前的实际控制人是钱鹏鹤,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31.75%的股份。中国网财经
4.纳思达芯片营收仅占比4% 被指蹭概念饱受市场质疑;长江商报 记者 徐佳两年前一笔“蛇吞象”式并购让打印机芯片商纳思达跻身营收数百亿的阵营,但同时也因巨额商誉处理、蹭芯片概念热度等问题饱受市场质疑。2016年11月纳思达以约270亿人民币收购当时总资产为上市公司7倍左右的纽交所上市公司美国利盟,当年纳思达营收达到58.05亿,增长183.33%,但净利润6107.51万,同比下降近八成。去年,纳思达营收突破200亿达到213.24亿,较2014年借壳上市时扩大12倍;净利润9.49亿,较2014年扩大2倍多,但扣非净利润却亏损13.81亿元。令人关注的是,去年在剥离利盟旗下ES(软件业务)业务后,纳思达以美国会计准则认可的“下推会计处理法”直接将商誉调减了2.56亿元肖玉壁,但未影响到当期业绩。与此同时,纳思达一直以来强调的主打业务——芯片业务去年营收占比也由2015年的21.63%降至4.06%,令市场质疑其为“蹭”芯片概念。7月13日下午,纳思达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张剑洲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作出回应,利盟是美国公司,现在仍受到美国证监会监管,中美两地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所以理解会有偏差。芯片业务一直是纳思达的龙头模块,公司现有的产品线都是芯片的延伸。2016年并购主营打印业务的利盟,由于利盟整体规模比上市公司大很多,公司原先的芯片业务占比就被冲减了。上市四年扣非净利亏9.68亿公开资料显示,纳思达前身为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2014年借壳万利达上市,珠海赛纳打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也由庞江华变更为汪东颖、李东飞、曾阳云。去年5月,艾派克正式更名为纳思达,目前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通用打印耗材及核心部件和再生打印耗材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纳思达借壳之前,上市公司净利润一直没有超过4000万。2014年至2017年王宣琳,纳思达营业收入分别为16.79亿、20.49亿、58.05亿、213.24亿,四年营收规模扩大12倍;净利润分别为3.43亿、2.81亿、6107.51万、9.49亿,四年净利润扩大2倍多;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94亿、1.79亿、4031.89万、-13.81亿,换言之纳思达登陆资本市场四年来扣非净利润累计亏损9.68亿元。对于去年业绩大幅增长,纳思达曾作出解释称,主要是美国政府于2017年12月份通过的税改法案对美国利盟公司有正面影响,利盟大幅调减了2017年度递延所得税费用并相应调增净利润所致。与此同时,去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为-29.6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3.81亿,公司表示利盟并表后对可辨认的资产、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调整,由于增值额较大,相应地增加了报告期间的折旧、摊销、存货转销等襄子老粗布,使得利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较大的亏损。除此之外,公司2016年对利盟实施控股收购时向银行及控股股东借款融资,在本报告期产生利息支出;公司完成ES企业软件业务出售交易,确认处置收益;由于汇率波动确认了较大的汇兑损失庇古效应。今年一季度,纳思达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减少3.51%;净利润8517.59万,同比增长109.92%;扣非后净利润-1533.64万,同比增长98.25%。7月12日,纳思达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亿元至3.8亿元,同时表示公司经营业绩的持续向好,超过预期;汇率大幅波动,对利润产生较大正面影响。商誉直接调减2.56亿美元未影响业绩纳思达近两年营收规模急速上升来自于一笔“蛇吞象”式并购。2016年11月当时还是艾派克的上市公司,以约270亿人民币收购当时总资产为上市公司7倍左右的纽交所上市公司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美国利盟公司,以下简称“利盟”)。在当年12月将利盟并表后,艾派克实现业绩高速增长。2016年末,艾派克的商誉也因此达到了188.1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35.7%。去年7月,纳思达以13.23亿美元的股权处置价款出售利盟的下属软件业务公司Kofax100%股权,并在去年年报中确认了人民币约14.79亿元的投资收益。随后,在2017年业绩预告中纳思达对利盟2017年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商誉进行了调整,商誉直接调减的金额为2.82亿美元,同时称收购利盟形成的商誉未发生减值。而2017年末,纳思达资产负债表上的商誉为122.79亿,当期业绩并未受到影响,这都是来自于美国会计准则允许的“下推会计法”的实施。纳思达在年报中作出解释,2017年末公司收购利盟国际重述前的合并商誉价值为20.6亿美元;考虑2017 年11月,利盟国际依据上述事项追溯合并基准日时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原确认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由于负债的减少而相应地增加2.56亿美元,相应调减了合并商誉2.56亿美元,追溯调整后2017年末公司收购利盟国际的合并商誉价值为18.0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7.87亿元)别出心裁造句,该项调整不影响2016年、2017年当期损益。张剑洲也向长江商报记者进一步说明,因为利盟之前是在纽交所上市,后来被公司私有化退市,但目前利盟仍有3.4亿美金的债券在美国市场上流通,所以利盟还在被美国证监会监管,纳思达也次因此受到了双重监管。两地的会计准则存在差异,如果用A股我们通常熟悉的概念去套用,很容易出现偏差。对于商誉的认定,美国方面有非常严格的会计规则,例如追溯调整,这都必须要遵循美国的会计规则。去年芯片营收占比仅4.06%作为知名的打印机芯片制造商,市场对于纳思达“芯片概念股龙头”的名号一直颇有微词。2015年至2017年,纳思达芯片业务占当期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1.63%、15.52%、4.06%。去年,公司打印业务、耗材分别占总营收的66%、11.75%,芯片业务营收8.6亿排在第三。张剑洲特别作出说明,纳思达的芯片业务是有一部分是卖给公司自己耗材业务部门, 这一部分是属于内部销售。这样来看,去年公司芯片业务的总收入应该是14亿元左右,销售毛利约9.87亿元,毛利率约为70.02%。他进一步介绍,芯片业务一直是公司的龙头模块,2014年纳思达借壳上市时业务模单竞缇块就只有芯片业务,公司也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成立之后投资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市场上说纳思达是芯片公司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纳思达分为芯片、耗材以及2016年并购利盟的整机三个业务模块,从芯片开始,到耗材、打印机、打印管理服务,公司的整个产品线都是芯片的产业延伸。年报显示芯片业务占比小,主要还是因为利盟的营收规模比纳思达大很多,将从事打印业务的利盟并表后,公司原先的芯片业务占比就相对减少了。另一方面,2014年至2017年,纳思达整体销售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61.09%、40.31%、35.66%、26.59%。张剑洲表示,2015年公司完成了对美国公司SCC以及赛纳耗材资产的收购,新增了通用打印耗材和再生打印耗材业务及其他核心耗材零配件业务。由于SCC当时几近亏损,所以并表后对公司的毛利率也有影响。但公司自身芯片模块的毛利率是在上升的,去年芯片业务毛利率上升到了81.35%。“另外,之前公司耗材的毛利率大概是在40多,去年公司耗材业务毛利率是39.51%,那是因为去年公司并购了三家同行公司,利润按照股权比例并表,我认为这是有拉低我们的耗材平均毛利率。”张剑洲说。 张剑洲强调,如果只看公司整体毛利率的话是下降的,毕竟利盟并表当年(2016年)是亏损的。纳思达从2014年借壳上市,2015年两次重组,2016年的重大收购,2017年出售ES业务,这些报表呈现出的数字是没有办法以一个简单的单一业务来看的。公司篮子里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变化的时间节点也非常复杂,又涉及到中美会计规则的不同,所以做同一口径的对比是非常困难的,对比出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城口吧,去年纳思达定增募资14亿元分别用于耗材资产组等五个项目投资,其中约9亿元投入到美国再生耗材生产基地项目和美国研发中心项目。但年报显示,上述两个投资项目进度为零。张剑洲称:“因为现在正处于中美贸易战期间,公司现在看不懂美国方面的出牌。韩国电影傻瓜如果我们按照原来的计划往美国做项目投资,对股东们来说都存在风险。公司目前正在考虑更换募投方向,我们也不想让投资人产生不确定的损失。”不过,张剑洲进一步说明,从目前来看,中美贸易战对于公司来说没有什么特别影响。兼容耗材本身是卖得非常便宜的,这是刚需,美国也没有做这个业务的。长江商报
5.丘钛科技上半年预亏5000万元画眉谷门票,各大券商纷纷呼吁减持;集微网消息(文/Lee), 丘钛科技近日发布业绩公告,2018年6月份,摄像头模组产品销售数量达1939.3万件,环比减少4.3%,同比增长21.7%。其中夜来香简谱,800万像素及以下销售数量达1237.1万件,环比减少1.5%,同比增加约13.4%;1000万像素及以上销售数量达702.2万件,环比减少8.8%,同比增加约39.9%。其中,摄像头模组产品销售数量环比和同比分别减少约4.3%和增加约21.7%,其中1,000万像素及以上摄像头模组产品的销售数量环比和同比分别减少约8.8%和增加约39.9%。丘钛科技表示,销售数量同比增加主要因为在个别核心客户的份额有所提升,但受阶段性不同物料的供应短缺影响,环比有轻微减少。指纹识别模组产品销售数量达888.1万件,环比增加约13.2%,同比增加约49.4%,主要由于电容式指纹识别模组的行业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及集团的市场份额有所增加。上半年亏损5000万元据披露,董事会的初步审阅,并综合董事会目前可获得的资料,该集团预期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6个月将可能取得亏损约5000万元人民币,而非之前盈利警告公告中所述期间股东除税前应占综合溢利可能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0%或更多。该转变的主要原因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于2018年5月10日至6月30日期间大幅贬值约3.76%,令得该集团取得的外汇亏损较盈利警告公告之日所预测的为多;受不同阶段不同生产物料的阶段性供应短缺影响,摄像头模组于2018年5、6月份的实际销售总量较该公司所预测的为少;及摄像头模组和指纹识别模组的产品结构优化进度较预期为慢贺瑾。各大券商均不看好丘钛科技摩根士丹利发表研究报告表示,相信有70%至80%机会,未来30天丘钛科技的股价将会下跌,将丘钛科技2018-19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97%-14%。信达国际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丘钛的盈利远逊市场预期,今年丘钛的出货量仍然以现有的指纹识别模组为主,而此模组升级空间有限,预期平均售价将继续受压。并表示该股未来前景仍充满挑战,再下调对丘钛科技2018及2019财年度每股盈利预测65.2%及27.1%。野村证券发表研究报告表示,下调丘钛科技2018-19年盈利预测63%-20%,预计丘钛科技上半年毛利润只是约6%,逊于预期。野村指出,留意丘钛科技的手机镜头模组的毛利润,主要因为产品组合较差及6月份内地智能手机需求放缓。该行认为丘钛科技的股价不会反弹,直至舜宇光学科技公布上半年盈利,并等待舜宇光学提供对行业前景的资料及重置行业的盈利预测。而丘钛科技股价与舜宇光学有高度关联性,而丘钛科技的估值交易通常较舜宇光学存在折让。里昂发表研究报告,虽然整体摄像镜头模组商业市场应用,正由单镜头转至双镜头,但摄像镜头模组制造商的毛利持续性,仍需关注企业本身技术优势,认为丘钛科技在争取新客户时,令产品组品毛利受压,料毛利率会进入艰难时期天开寺 ,维持对其“卖出”评级。下调丘钛科技2018至2020年各年盈测分别57%、3%及3%,基于智能手机镜头升级的趋势,该行看好行内龙头舜宇光学及台股大立光电。(校对/Lee)
6.丹邦科技“TPI薄膜碳化技术改造项目”试生产成功;集微网消息(文/Lee), 7月16日,丹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的“TPI薄膜碳化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先进的喷涂法 TPI 聚酰亚胺薄膜碳化、黑铅化工艺,于日前试生产成功。公告表示,该项目工艺技术为丹邦科技自主开发,并拥有量子碳基膜国际发明专利 PCT 申请多项(国际公布号:WO2018/035688 A1;WO2017/148106 A1;WO2017/148105 A1 等)及装备国际 PCT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PCT/CN2017/098426),使丹邦科技成为世界上唯一有能力生产大面积两面都有带隙碳基薄膜材料的企业,项目产品经四川大学测试中心测试:二维量子碳基膜正面反面同时拥有带隙,带隙宽度达到 1.3eV;经德国耐驰及安普等多家专业测试机构的热导率测试结果表明:导热率达到 1168W/m.K,比热 0.833J/(g.K)郭猫儿 。同时,该量子碳基膜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不掉粉尘、电磁屏蔽效能达到--90DB。经文献查询:各项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该产品试生产后引起行业内的广泛关注:英国剑桥大学 Nathan 教授、苹果公司采购供应链负责人 Alice 先生先后来公司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据披露,“TPI 薄膜碳化技术改造项目”是制备连续、均匀、柔韧性良好以及结构完整的二维量子碳基膜,有望在微电子器件、芯片散热、手机散热、笔记本电脑散热、柔性显示屏、柔性太阳能发电、动力汽车电池等领域应用。经文献查询该项目产品“多层石墨烯二维量子碳基膜”目前是世界上最领先的生产工艺-大面积(宽幅达到 500mm-800mm)、全自动化卷到卷(R-R)并且 24 小时连续化生产工艺生产。丹邦科技表示,项目最终竣工后预计在 2019 年初正式投产,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该项目已取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广东丹邦科技有限公司 PI 膜碳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目前进入试生产阶段。因采用新设备、新工艺,全面正常运营及达产尚需一定时间。(校对/Lee)
END??精彩内容请点击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