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圆瑗【转载分享】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中华文明的贡献-伊教和平之音
【转载分享】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中华文明的贡献-伊教和平之音
转载自公众号[番人桥部落],文章版权及解释归原作者、发布者所有
王建平: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检索历史,我们会惊讶地发现,伊斯兰文明对人类社会进步所作出的贡献许多已完全融入现代人的生活。无论是欧洲人称之为的“阿拉伯数字”,还是妇孺皆知的《天方夜潭》,乃至穆斯林世界在医学、化学、天文学及农业灌溉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都曾深刻影响着世界文明发展的轨迹。人类文明当然是由不同文化和信仰的民族共同造就的。由于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促进,人类文明便一直在发展、前进。
早期穆斯林天文学家的重要仪器—产自巴格达的黄铜制星盘
“阿拉伯人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学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
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文明差不多与伟大的中华文明并驾齐驱而名列世界文明的前茅恒友家具。她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非常发达.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由于伊斯兰世界处于欧亚非大陆的交接地带,她自然就成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中继站,且本身以其特有的合成文化给世界文明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就是在中世纪通过伊斯兰文明传人欧洲的。
现代历史学家希提指出:“在9至12世纪之间,用阿拉伯语写成的著作,包括哲学、医学、历史、宗教、天文、地理等方面的各种著作,比较其他任何语言写成的还要多些鬼已来电。”伊斯兰世界的数学家花拉子密,医学家格林、伊本·西那(阿维森纳),化学家贾比尔·伊本·哈扬(格贝尔)等人的科学著作在12世纪以后渐次被译成拉丁文或欧洲其他文字。这些书籍大都被采用为大学的专科教材,有的应用时间长达500年之久,甚至到了18世纪,伊本·西那的某些作品仍然是大学生们的应用教材。伊斯兰世界的这些知识成果滋育了后来西欧的几代人。恩格斯对此深刻地评论道:“阿拉伯人留传下十进位制、代数学的发端、现代的数学和炼金术;基督教的中世纪什么也没留下。”
中国从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订历法书时,都不同程度地参照了穆斯林天文学家对天体的研究成果。
穆斯林早于欧洲人对宇宙进行探秘
伊斯兰科学继承了多民族的科学传统,其中包括古代埃及、希腊、巴比仑、印度、波斯以及中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方面。阿拉伯人把印度数码介绍给西方,欧洲人称之为“阿拉伯数字”。此后,这一数码以“阿拉伯”之名传遍世界而开创了现代数学。穆斯林数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基础上,发展了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他们还把几何学与代数学相结合,为解析几何的发展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穆斯林学者还创立了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三维鱼乐队。花拉子密的《积分与方程的计算》更是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代数学。
在物理学上,科学家拉齐发展了一种独立的关于时空理论的宇宙学。他还提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原子论。比鲁尼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很多基本假设如形式质料说等提出了批判,主张利用推理和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实验来认识自然物理现象。伊斯兰照明学派的创立者苏哈拉瓦迪提出了“光的物理学”理论。此外,穆斯林学者在动力学、重量研究等领域的理论建树,曾对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家如伽利略和牛顿的很多科学思想产生过影响。伊本·海赛姆在10世纪被誉为“光学之父”。他的《光学之书》对西方光学、特别是开普勒和牛顿的光学研究产生过影响。
穆斯林天文学家的贡献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创立了历法,编纂了历书和朝向方位指南;发展了计算精度极高的天文学观测实践与理论并制订了天文表;为满足天文观测需要月小似眉弯,创造发明了很多仪器装置,诸如星盘、象限仪、平纬仪、方位仪、天体仪、地球仪、观象仪和日晷等;阿巴斯王朝时期曾有3座天文台;天文学家法加尼写了《天文学入门》。穆斯林天文学家对天体的研究是如此发达,以致于中国从北宋到明朝的政府在制订历法书时,都不同程度地参照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兰世界就建立了不少医院 。欧洲的化学起源于阿拉伯的炼金术。当然,阿拉伯的炼金术中也吸收了中国道家的炼丹方术等内涵。贾比尔·伊本·哈扬是硫酸和硝酸的发现者,他对化学中的煅烧和还原过程作了科学的解释,改进了金属纯化、融化和晶化的方法;修正了亚里士多德关于金属构成的学说。他的不少有关炼金术的著述被后来的欧洲化学家们奉为经典。欧洲目前使用的不少化学词汇都来源于阿拉伯语。还有,拉齐对许多化学变化过程如蒸馏、煅烧、过滤等作过详细的描述。他是将酒精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实践的第一人。
伊斯兰传统医学及其相关学科,如药物学、养生学、外科手术等,从希腊、埃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中吸收了丰富的养分,继而发展成门类齐全、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传统医学体系。早在1千多年以前,伊斯兰世界就建立了不少医院。一些穆斯林医生的医术是如此之高明。使他们的名气蜚声世界。他们在医学实验与临床医学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伊本·西那被誉为一代“医圣”,他的《治疗之书》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而广为传布。穆斯林的医学家还有许多著述玄女经2,如拉齐的《论天花和麻疹》、《医学大全》和塔巴里的《智慧的天园》等都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穆斯林医生还对内科、外科、眼科、儿科、产科、妇科、生殖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当时,他们在肾结石和膀胱结石、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等治疗技术方面是有口皆碑的。
长达数公里、数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名叫“坎那”(亦称坎儿井)的地下供水设施,至今还在波斯、阿富汗、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使用。
阿维森纳(公元980—1037)亦称伊本·西纳
伊本·西那的巨著《医典》不仅涉及医学,而且还包括了自然观、地质学、矿物学和植物学的知识,直到17世纪西方国家还视为医学经典,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阿维森纳(Avicenna,公元980—1037)亦称伊本·西纳,著名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医学家,塔吉克人黄巢水库,生于布哈拉附近的阿夫沙纳(今位于伊朗西部),卒于哈马丹(Hamadan),在波斯萨曼王朝与突厥喀喇汗王朝、伽色尼王朝时代的花剌子模和波斯工作。他的著作达200多种,最著名的有《哲学、科学大全》,在当时是高水平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巨著是《医典》,
贾希兹的《动物之书》被当时誉为动物学的经典。该书汇集了阿拉伯、波斯和希腊的动物学资料,研究了大约350种动物,并按它们的运动方式将其分为四大类全返网。贾希兹还对动物心理学进行了研究。马苏迪的《黄金草原》是一部集宇宙学、历史学和地理学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它成为以后数百年间的自然史和地理学著作的资料源泉。比鲁尼的《城市方位坐标的确定》可谓是数学定量地理学的杰作。他还是大地测量学的先驱。
在农业和水利建设方面,穆斯林通过嫁接等栽培技术来改良水果品种,并把许多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比如棉花、甘蔗、咖啡和瓜果等品种以及各种农业生产技术介绍和传播到欧洲甚至美洲。穆斯林科学家还注重水利建设的计算和测量工作,并在西亚和北非等地区筑坝拦河、兴修水渠、掘井、造戽水车和挖运河。穆斯林特别研制了以风力、水力、畜力和人力为动力的戽水车。还有一种叫“坎那”的地下供水系统,用以解决干旱地区的供水问题。它是由成百上千个间隔一定距离的竖井构成,竖并下由地下水渠相连,一般长达数公里或数十公里以至上百公里。这种供水设施至今还在伊朗、阿富汗、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使用,可谓是伊斯兰水利建设的杰作。
许多穆斯林学者根据物理学原理进行过简单机械的应用研究,研制发明了很多机械装置,如风车、水车等,为解决灌溉等很多实用技术做出了贡献。穆斯林的能工巧匠制造的机械装置,大多充分地利用自然力和人力资源,有利于维持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天方夜谭》和许多优美的诗歌都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骄傲而永世流芳。
伊斯兰世界对人文学科的建树也不亚于她在自然科学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在哲学方面基洛夫飞艇,有3位穆斯林的名字垂青于史,他们是肯迪、法拉比和伊本·西那。其中法拉比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之大成并糅合了伊斯兰哲学的神秘主义要素。他还写了许多有关哲学和心理学的论文,被世人称赞为仅次于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大师”。伊本·鲁世德(阿维罗伊)的著作在13世纪几乎全部被译成了拉丁文和欧洲其他文字。他的理论“双重真理说”是欧洲启蒙思想之一。
在史学方面,最杰出者首推泰伯里。他的巨著《编年史》被公认为是编史著作的楷模。泰伯里为写此书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甚至收集民间的口头传说,并向经事人作书面材料的核对工作。他为搜集资料还走访了各地,为后世的史学家提供了许多精确的材料。另一个伟大的名字是亚库比,他写有《世界史摘要》。此外还有一些传记学家和游记作家,其中著名的有伊本·巴图泰,他几乎可与马可波罗齐名,两人的精彩游记都向世界报道了东方,特别是在印度和中国的奇境异遇。
伊斯兰的文学也曾照耀过西半球。《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和许多波斯优美的诗歌比如鲁米的《玛斯纳维》、加米的《诗歌集》、哈菲兹的诗都是举世之作而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骄傲而永世流芳。另外,波斯的绘画,尤其是细密画让世人赞叹不已。还有,伊斯兰世界的陶器、挂毯和细腻的金属器皿和镶嵌工艺也被外界描绘为“不可比拟的美”。
在建筑艺术上,穆斯林的天才创造性可以从许多宏伟壮丽的清真寺以及有着巨大浑厚的穹顶的陵墓表现出来。前者有麦加和麦地那两圣寺以及耶路撒冷的阿克萨清真寺、埃及的艾孜哈尔清真寺、西班牙的科尔多瓦清真寺、伊斯法罕清真寺、奥斯曼帝国的索非亚清真寺等,不胜枚举后者要数印度的泰姬陵、马什哈德的伊玛目里达陵墓等。它们都以雄浑的气势、平衡的格局和漂亮的规划而著称于世。
很可惜,灿烂的伊斯兰文明只是到了近代,在欧洲列强的殖民主义扩张侵略政策下开始暗淡失色了。虽然,穆斯林世界对他们今天的境遇感到痛心和惋惜,但他们仍然感到自豪的是,历史上光辉的伊斯兰文明曾推动过世界的前进,她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无法估计的。直到今天少年宝亲王,他们仍然执拗地努力着,希望伟大的伊斯兰文明重振雄风,再度辉煌。 (作者:王建平)
伊斯兰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 年)伊斯兰教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644-651 在位)曾派遣大食(阿拉伯)使节到唐朝首都长安。之后,来自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大食”和波斯商人来华便络绎不绝地来到中国,在唐宋时期,“大食”派遣的使节多达85 次之多。当时他们主要居住在广州、泉州、扬州和杭州,及长安(今西安)、开封等都市月相变化图。主要从事香料、象牙、珠宝、药材和等的贩卖,并带回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和其它商品。就这样,伊斯兰文化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
经济方面:这些穆斯林是中阿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和东西穿梭来往的国际巨商,享有很高的经济地位,史书上称他们“皆富有”,“富盛甲一时”。他们曾对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过突出贡献。据载,他们通过海上国际贸易给宋室带来的经济收入一度曾占当时全部岁入的五分之一。大食穆斯林商人在中国一般居住在“番坊“,在“蕃坊”内,由中国当局任命一位德高望重的穆斯林为“蕃长”,负责管理蕃坊事务,主持宗活动,并招揽胡商。路陆也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海路方面,自七世纪后叶到十五世纪末,中国沿海港口及接近海港的地区,如广州、泉州、福州、明州、扬州等地,经常接待来自各国穆斯林和少数的伊斯兰教学者、旅行家贵阳中天中学。在贸易最盛行的时候,一个港口上曾居留过数千以至数万外国穆斯林商人。同时,中国商人,包括中国穆斯林在内,也到东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各地进行贸易。公元八、九世纪间,巴格达城中,有专门销售丝绸、瓷器等中国商品的“中国市场”。
在唐宋时期,从外国运销中国的货物有香料、药材、蔗糖、吉贝、象牙、犀角、珊瑚、珍珠、琥珀,大批香料本草丰富了中国人社会生活。中国主要出口有丝绸、锦、绫、绢及其他丝绸织品和茶、瓷器、漆器、金银器皿、麝香、药材等。
建筑方面:中国穆斯林也表现了卓越的才能。他们最早在长安、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区建立了清真寺。十四世纪初,阿老丁在杭州创建的真教寺,曾为当时来华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索所称赞,该寺几经重修,至今犹存。亦黑迭尔丁是个大建筑家,他于元年至元三年奉命规划元代大都宫阙的建筑,今天我国首都北京的故宫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唐宋时期是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移植时期,在这一时期,穆斯林在“番坊”内建筑的清真寺不下十余座,如广州怀圣寺、杨州仙鹤寺、杭州等。这些清真寺在中国的落户,标志着阿拉伯伊斯兰建筑传入了中国,从而为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政治方面: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穆斯林人物,根据元代宰相表巨蟒大战恐鳄,回回任宰相者有50 多人,最著名的有赛典赤·瞻思丁(1211—1279),他先后任陕西和云南行政长官,到处建立屯田制度,办学校,建筑清真寺,修山路桥架,开辟驿站,项茜乔并在云南兴建水利,传入新的作物品种、宣传先进生产技术,整理了水利工程,发展了当地的社会经济,由于他成绩卓著,公正廉明,一直为云南人民所称道。他的儿子纳速刺丁(?—1292) 和忽辛(?—1310) 和上文提到的画家高克恭、著作家瞻思,也都是著名的政治家。在他们之后,还有历史上被称为“清官”的明代回人海瑞(1514—1587)。他在南京任官期间,曾组织农民抗灾,减轻农民负担,打击地主豪强,恢复发展生产,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他的事迹,至今仍在民间传颂。
航海技术:“七下西洋”、世界闻名的中国穆斯林航海家郑和。他是云南的回族穆斯林,本姓马,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到过麦加“朝觐”。公元1405 年, 他奉明政府的命令, 率领一支由六十二艘每艘长44 丈,宽18 丈的航船,有二万七千八百人组成的庞大舰队,远行西洋。以后又先后屡次航海,从1405 年到1433 年的二十八年中,出海七次,访问亚非三十五个国家。他是航行到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第一人,比西方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世纪以上,他的航队不仅规模大,且船只之多,都超过西方航海家二十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创举,是中国海洋话语权的标志。
文化生活方面:哲学、文学、诗歌、元曲、中国各族穆斯林善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并学习兄弟民族的文化。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的音乐、舞蹈,回族、东乡族、撒拉族称作“花儿”的歌唱,是中国文化中鲜艳的花朵。十一世纪70 年代穆斯林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写成的长达13,290 行的叙事诗《福乐智慧》和长期流传在维吾尔民间玩尽杀绝4,包括340 首歌曲的《十二木卡姆》,都是中国文学的巨作。叙事史诗《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优美民间文学的代表作。在十三、四世纪时,高克恭(?—1310) 善画山水,写林峦烟雨,能治各名家之长而独造新境; 所绘墨竹为一代的精品。萨都刺( 约1300—1360) 的诗以清新俊逸见称,所在吟咏,传诵一时。此外,瞻思(1278—1351)作为一个渊博的学者,写出了丰富的著作,对于文学、哲学、历史、数学、天文学、地理学、水利工程,无不究心。十五世纪以后,中国穆斯林不断出现诗人、文学家和画家。穆斯林画家改琦(1774—1829) 工画人物,尤长兰竹小品。伯笃鲁丁、买闾、丁鹤年、金大车、金大舆、闪继迪、马世俊、赛屿等,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十六世纪的学者李贽(1527—1602)。他是一个著作颇丰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他对当时尊奉的某些封建思想和封建的社会秩序,进行了大胆的批评,揭露了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我是传奇前传。他的学术成就一直受到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他的代表作有《藏书》、《焚书》、《续焚书》。
另外琵琶、唢呐来着波斯中亚穆斯林地区的乐器在唐宋时期传入中国,并成了中国人的民乐。日常生活方面:刷牙,淋浴,蒜,菠菜(波斯菜),石榴,无花果,藏红花胡椒等作料等。
科学技术:穆斯林数学、医学、天文学、历法等学科也相继输人中国。据考证,早在宋代,阿拉伯的药用蒸馏器就已传到了中国。在元代,元朝政府特别重视对伊斯兰科技文化的引进,成立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回回炮千都府”、“回回国子学”等科研和文化机构,从而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元代,阿拉伯大医学家伊本·西拿的《医典》翻译成了中文,在明代,《回回药方》盛行一时。毫无疑问尉氏房产网,伊斯兰医学的输入,大大促进了中华医学和本草学的发展宝洁生活家。
在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 年)朝,阿拉伯天文学家扎马鲁丁编写《万年历》(回回历),即伊本·尤努斯的《历表》,进献元朝,回回历在元代传入中国后,历元、明、清三代而不衰,影响深远。为了在中国推广伊斯兰天文学,元朝政府还在上都建立了回回司天监。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穆斯林在元朝制作了混天仪、方位仪、春秋分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阿拉伯星盘等重要的天文仪器,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对中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中国人的重要发明,包括造纸术、罗盘针、火药,也都经过穆斯林的介绍,传播到欧洲各国。中国人虽然发明了四大发明,但是真正将其推广、利用和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的则是穆斯林。中世纪的穆斯林不仅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加以推广和利用,而且还将其传入了欧洲,从而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赵圆瑗,为世界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摘自《伊斯兰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作者:潘世杰】
投稿、批评建议,请致:slmnld@foxmail.com
请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