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凤仪唐高宗在泰山封禅,是沽名钓誉还是名至实归-老衲侃春秋
庞凤仪唐高宗在泰山封禅,是沽名钓誉还是名至实归-老衲侃春秋
庞凤仪
唐太宗在世时,一直想到泰山去封禅,但就是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成为一个终身的遗憾。由此可以看出古代帝王对封禅的重视程度。那么他们为什么那么重视封禅这件事呢?
在中国政治制度中,封禅可说是最盛大,但也争议最多的一项典礼。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君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椫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得很清楚:帝王要想举办封禅活动,是需要条件的。那么到底需要达到什么条件才可?概括起来说,在自己执政期间,要达到统一、盛世、祥瑞这三条标准 。
过去的历史评价,总认为唐高宗李治是捡了一个便宜才当上的皇帝。在皇子之间争夺储位时他没有出现,他是以“仁”和“孝”的面目出现而当上储君的。由于李世民巨大光环的照耀,接任者唐高宗的光芒被掩盖了。
另外,在其执政的前半生被顾命大臣长孙无忌所限制,后半生则被武则天所控制。是一个没有多大作为的君主。今天我们再回头去看看,唐高宗李治当政时期的作为,是否达到可以举办封禅仪式的条件呢?
先说说统一吧,李治当政后,公元650年,高侃擒车鼻可汗,平定漠北。657年公元,唐大将苏定方等大破西突厥,西突厥亡。公元660年, 灭百济。公元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尤其是灭高句丽,这是隋炀帝三次无功而返,唐太宗御驾亲征都没有完成的伟业,在李治的手上实现了。至此,按《中国历代疆域面积考》里面的计算数据,唐朝疆域在公元669年上达到最大值,大约1240万平方公里。
公元653年,李治登基之初就立下勤勉执政的规矩,把唐太宗时的三日一朝改为一日一朝。其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全国人口从贞观时期(公元648年)的360万户,增加到永徽三年(公元652年)380万户。
李治还在公元652年,编成《唐律疏议》,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典型的封建法典。它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当时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正是有了完备的法律系统,再加上这段时期执法状况客观公正,因此犯罪率较低。史载,有一次,大理寺卿唐临向李治报告说:监狱中在押的犯人只有五十多个,其中只有两人需要判死刑。这么大的一个帝国,居然只有两个死刑犯,这在哪个朝代来说,都是一个奇迹!
就凭以上这些功绩,唐高宗携皇后武则天登上了泰山,举办了庄严的封禅仪式。看完这些功绩,大家认为其是否够资格呢?
参考资料: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老衲侃春秋严正声明:原创作品,禁止非法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