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庞凤仪品读老舍先生《住的梦》-昆明添彩

2019-03-14 全部文章 274

庞凤仪品读老舍先生《住的梦》-昆明添彩

庞凤仪
【昆明添彩 第880期】

常言道“安居乐业”,只有居有定所才能保证基本的生活,让人自由和尊严地生活。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住的梦》发表在一九四五年,反映了当时很多人期盼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请在李宗品先生温润的朗读声里品读老舍先生《住的梦》,思考我们自己的理想住所吧。祝青年节 快乐 。
品读老舍先生《住的梦》
作者:上善若水
常言道“安居乐业”,只有“居有定所”才能保证基本生活所需,让人自由和尊严地生活。老舍先生的这篇散文《住的梦》发表在一九四五年五月《民主世界》上,不啻为饱受战争危亡、颠沛流离之苦后的心声流露,也反映了当时很多人期盼和平、向往美好生活的心声。
国人关于住房的梦想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停止过。一千多年以前某个狂风大作的秋天,在成都西郊,杜甫一家住的茅草房被风掀破屋顶,“秋风秋雨愁煞人”,穷困潦倒的诗人说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2010年,天津人“梦想大调查”结果显示想拥有自己的住房列榜首。其他城市也大同小异,不信就看一看全国各地飞涨的房价。

有了房子意味有个稳定的家,“家”字的文字起源就与房子关系密切。诚然,房子从遮风、避雨、乘凉、取暖的基本生活功能,到方便就业、就学、就医的社会功能,再到释放自我、愉悦身心的审美功能,乃至国人的投资理财、资产增值的利益功能……房子从不同层面满足人们的需求,也成为买不起房的人不能承受之重。拥有一套安身立命的房子保障基本生活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强调或者追求房子的“物化”功能,必然损失精神享受、文化审美等方面的精神功能。

读了老舍先生的文章,明白一个道理——理想的住房一定要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双重需求。他的理想居住地,首先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四季都能看得到风景,如春天的“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夏天的“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的颤动”,冬天的“水仙,素心腊梅”。只有风景,没有日常休闲与精神愉悦也是不够的。北平的秋天之所以诱人,除了西山赏红叶、北海划船、各种菊花,吸引人的还有多种物美价廉好吃的,“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青城山之所以能入老舍先生的法眼,就是因为在夏天,“这个绿色会象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在这里住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

如果只停留在物质层面,没有精神上的放松与营养,任何华丽的豪宅都不会是理想的家园。很多地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占用耕地盖房子,一些人甚至把“炒房子”当作积累财富、谋生的方式,不仅影响居住的舒适性,甚至会危害社会的健康发展。4月初去哈尔滨,西站附近新盖的楼房密密匝匝鳞次栉比,而树木花草却少得可怜,不时有风沙打在脸上,弄得灰头土脸。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推开窗户,满眼的钢筋混凝土,哪有舒适可言?更不要说美了。
偶然听到财经媒体人李宗品先生朗读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深深地被优美的文字、温润而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更感动于他在繁忙工作之余,利用碎片时间读书习字,创办了“午后品读”公众号,午休时间听上一段倾情朗读的经典,如涓涓清泉滋养干涸的心房。适逢青年节,正当青年或者曾经青年的朋友们,请点开音频,在“朗读者”李宗品先生带领下品读老舍先生的作品,思考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理想住所吧。

附:老舍先生《住的梦》
在北平与青岛住家的时候,我永远没想到过:将来我要住在什么地方去。在乐园里的人或者不会梦想另辟乐园吧。在抗战中,在重庆与它的郊区住了六年。这六年的酷暑重雾,和房屋的不象房屋,使我会作梦了。我梦想着抗战胜利后我应去住的地方。 不管我的梦想能否成为事实,说出来总是好玩的:春天,我将要住在杭州。二十年前,我到过杭州,只住了两天。那是旧历的二月初,在西湖上我看见了嫩柳与菜花,碧浪与翠竹。山上的光景如何?没有看到。三四月的莺花山水如何,也无从晓得。但是,由我看到的那点春光,已经可以断定杭州的春天必定会教人整天生活在诗与图画中的。所以,春天我的家应当是在杭州。

夏天,我想青城山应当算作最理想的地方。在那里,我虽然只住过十天,可是它的幽静已拴住了我的心灵。在我所看见过的山水中,只有这里没有使我失望。它并没有什么奇峰或巨瀑,也没有多少古寺与胜迹,可是,它的那一片绿色已足使我感到这是仙人所应住的地方了。到处都是绿,而且都是象嫩柳那么淡,竹叶那么亮,蕉叶那么润,目之所及,那片淡而光润的绿色都在轻轻的颤动,仿佛要流入空中与心中去似的。这个绿色会象音乐似的,涤清了心中的万虑,山中有水,有茶,还有酒。早晚,即使在暑天,也须穿起毛衣。我想,在这里住一夏天,必能写出一部十万到二十万的小说。 假若青城去不成,求其次者才提到青岛。我在青岛住过三年,很喜爱它。不过,春夏之交,它有雾,虽然不很热,可是相当的湿闷。再说,一到夏天,游人来的很多,失去了海滨上的清静。美而不静便至少失去一半的美。最使我看不惯的是那些喝醉的外国水兵与差不多是裸体的,而没有曲线美的妓女。秋天,游人都走开,这地方反倒更可爱些。

不过,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论吃食,苹果,梨,柿,枣,葡萄,都每样有若干种。至于北平特产的小白梨与大白海棠,恐怕就是乐园中的禁果吧,连亚当与夏娃见了,也必滴下口水来!果子而外,羊肉正肥,高粱红的螃蟹刚好下市,而良乡的栗子也香闻十里。论花草,菊花种类之多,花式之奇,可以甲天下。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虽然荷花已残,荷叶可还有一片清香。衣食住行,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即使没有余钱买菊吃蟹,一两毛钱还可以爆二两羊肉,弄一小壶佛手露啊!

冬天,我还没有打好主意,香港很暖和,适于我这贫血怕冷的人去住,但是“洋味”太重,我不高兴去。广州,我没有到过,无从判断。成都或者相当的合适,虽然并不怎样和暖,可是为了水仙,素心腊梅,各色的茶花,与红梅绿梅,仿佛就受一点寒冷,也颇值得去了。昆明的花也多,而且天气比成都好,可是旧书铺与精美而便宜的小吃食远不及成都的那么多,专看花而没有书读似乎也差点事。好吧,就暂时这么规定:冬天不住成都便住昆明吧。

(文字配图由摄影师徐永祥先生提供,表示感谢。)
作者简介
上善若水,供职于著名医药专业媒体,业余时间为《环球时报》《生命时报》《中国中医药报》《今晚报》《天津日报》等报刊撰写医药保健、医药文化、用药指导类文章。

作者授权昆明添彩制作微文,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