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凤仪唐代玉发饰简介-簪想容原创手工古风配饰
庞凤仪唐代玉发饰简介-簪想容原创手工古风配饰
庞凤仪
唐代玉发饰简介
隋唐时代国家统一,文化发达,风气开放,隋唐仕女们是美艳的,充满自信的,发型、发饰也是千变万化的,无拘无束的,就像坦荡无羁的女儿的心,发型喜欢高大上,发饰喜欢繁丽,以此来抒发自己关于爱情、春天和天堂的幸福梦想,还有难以言说的一丝丝惆怅。
· 壹 ·
这件唐代鸿雁纹玉梳背,现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青玉、粉青色。扁平体,近弧形,沿周边碾出一弧状阴线,两面均碾琢出阴线纹的鸿雁和祥云,鸿雁昂首展翅,呈飞翔状。
玉 梳 背
唐代女性喜欢高大蓬松的义髻,这种发型可以承插小梳子、簪钗等多种装饰品。梳子本是一种日常梳理用具,但唐代妇女却喜欢在发髻上插几把小小的梳子,露出漂亮的梳背,当成装饰。唐诗元稹《恨妆成》:“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魇”。王建《宫词》:“玉蝉金雀三层插??归来别赐一头梳”,描述的就是当时插小梳子的情形,具体的插梳方式在敦煌壁画中多有体现,插梳质地有金、银、玉、象牙等。
· 贰 ·
这件金镶玉步摇高 28.3 厘米,在鎏金的钗股上,以金丝镶嵌玉片,制成一对展开的蝶翼。蝶翼之下和钗梁顶端也有似银丝编成的坠饰,极精巧别致。
玉
镶
金
步
摇
步摇是斜插在头发中的一种金玉首饰,上饰玉兽金花,并有五彩珠玉垂下,行走时随步态而摇动,《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这种首饰制作精美,从汉至唐,在贵族妇女中 颇为流行。其制作的材质多样,有骨、玉、金、银、珠佩等;而形制万般,悬系各种佩饰于簪钗 之上。钗头大多呈扁片花叶形,表面镂空或阴刻出丰富多彩的花卉、鸳鸯、凤鸟等图文。
· 叁 ·
这两件唐代白玉钗,白玉,青白色,表面有粉白色 沁。两件形制相同,均为双股钗。钗前端近锥形,后端顶部呈弧形,较之隋代玉钗后端更为宽大 肥厚。
玉
钗
发钗是生活必备品,有的用金、玉等贵重材料制成,也有用铜、铁等廉价材质。钗字古代写作“叉”,《释名。释首饰》曰:叉,权也。因形名之也。钗为两股,因此多用作爱情象征,如“两股金钗已相许,不令独作空城尘”,《长恨歌》写杨妃之魂致玄宗,是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 寄将去。
· 肆 ·
这件唐代青玉龙形簪,青白色玉,间有黑点及灰黄色斑。龙呈弓背行走状,一爪举至颌下,龙身瘦长,口衔莲花,脚踏卷云,龙尾似桃形,似与其他金属镶嵌的簪首,簪身已经因时间久远而腐蚀。
玉
簪
古代男女皆戴簪,男子用簪“所以系冠使不坠也”,女子用簪,则是直接于发髻,“女子十五而篦”,即是指女子 15 岁用发簪把头发挽起,随着时代演进,簪成了女子头上的装饰品。唐代金、 银、铜簪非常流行,簪首形状纹饰多种多样,雕镂精美,工艺精湛。
唐代玉发饰中的纹饰图案多种多样,自然、丰富、生动。风格自由活泼,如百花争艳,美轮美奂,塑造了唐代妇女富贵丰腴、尊容妖娆、明朗高亢、热情奔放的气质和形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自古至今,首饰一直为历代妇女所喜爱。而玉发饰也是身份与等级的标志,是贵族的专用品,这从以上出土的玉发饰就可以得到明证,玉发饰皆出土于唐长安城皇室及 高级贵族墓葬,中下级官吏墓葬只出土骨、角质及滑石质饰品。可见唐代玉发饰的使用有严格的规定,并且规格高于金银饰品。人们非常注意用各种玉饰品来显示自己的容貌、地位和财富。
簪想容
承续华夏沧海遗珠
再创今人琳琅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