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凤仪唱一首归来未晚,歌一曲湖海茫茫-百城之窗
庞凤仪唱一首归来未晚,歌一曲湖海茫茫-百城之窗
庞凤仪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代诗人崔颢在如血残阳、孤雁声里,面对凄楚、陌生的他乡,不禁发出这声千古悲鸣。乡关何处?亲人远方。短暂离乡的游子,在日落黄昏,百鸟归巢之时,都不能忍受既上心头又上眉头的乡愁,那些在心底酝酿630年思乡的贵州安顺屯堡人,表达的又是怎样一种荡气回肠的乡愁呢?“故乡遥,何日去,家在吴门,久作长安旅。”(周邦彦《苏幕遮》)这些至今依然穿着大明朝宽袖大褂说家乡官话的屯堡人,把世代对故乡的思念都融入到了安顺地戏那一招一式的对打、时强时弱的弋阳高腔里。
贵州是一块浸满乡愁的土地,4600年前蚩尤的后代来到这里,形成了黔东南苗族思念东方的乡愁文化。630多年前,来自江苏、江西、浙江、安徽等长江流域省份的大明军队永远屯驻在了安顺等地,形成顽强的思乡文化,也就是屯堡乡愁文化。
在以安顺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散落着630年前因战争布下的三百个军事屯田的村落,至今聚居着一百余万自称是大明的汉族部落移民。当战争的硝烟散尽,我们穿过历史的迷雾去看那些石头建造的古堡、长袍大袖的屯堡人、特别是苍凉古朴的地戏,让我们突然觉得乡愁是一股多么神奇的力量,沧桑岁月没有尘封他们对故乡的思念。至今还在由思念而酿造的安顺地戏里,表达不能着陆的乡愁,这是因思乡而遗传下来的顽强执着,时至今天依然生长不息,因为故里有多远,乡愁就有多深,安顺屯堡人的乡愁是有630年经纬度的。
屯堡形成于大明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盘踞在云南的梁王秘密造反,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将军,顾成为先锋官,率三十万大军征伐,于次年攻下大理,取得完胜,史称这次战争为“调北征南”。
战事既平,朱元璋虑及云南地处边陲,贵州又是土司势力长期占据之地,若无重兵屯戍,"虽有云南,亦难守也。"故把战略重点转向贵州,命征南大军沿云南到湖广驿道就地屯守,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普定、安庄、平坝),2个守衙千户所(关岭、柔远)。贵州共有七百多处屯所,非常密集。而黔中安顺屯军规模为全省之冠。于是,贵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史料上称谓的"屯堡人",这些离开故乡的屯军以为不久就可以回到家乡,谁知道在这里遥望了故乡几百年,为了怀念故里和祖辈征伐的惨烈,安顺地戏也就随之而来了,安顺地戏为傩戏的一种,形成于明代初叶。因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安顺地戏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地戏的表演形式比较古朴。演员头顶面具,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伴奏种相互唱、和、舞、打,场面热烈。
安顺地戏是古老的汉族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续修安顺府志》)。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是表现争战格斗的打杀。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剧,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下至明朝。安顺地戏又称军傩,这是世界唯一的展演古代军旅故事的傩戏,也是最值得尊敬的悲壮苍凉的乡愁。安顺地戏被中国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二零零七年,安顺地戏就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转自网络,文字由百城之窗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