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凤仪唐朝名相魏徵略传-大运河时空
庞凤仪唐朝名相魏徵略传-大运河时空
庞凤仪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魏徵(580~643年)字玄成,唐代魏州曲城(今馆陶县)人。幼丧父母,穷困失意。隋朝大乱时,假意出家为道士。武阳郡丞元宝藏起兵响应瓦岗农民起义军,让魏徵掌管文书。魏徵进献十条计策劝说李密,未被采用。起义失败后,随李密降唐。窦建德起义军攻陷黎阳时,被俘,担任窦建德的起居舍人(记录皇帝言行的官)。窦建德起义失败后,入唐为太子(建成)洗马(官名)。魏徵见秦王李世民功高,暗劝太子早定对策。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秦王发动“玄武门”政变,即位后不计前嫌,拜为谏议大夫,封钜鹿男。此时,河北州县过去侍奉太子建成、齐王元吉的人都觉得不安全,往往成群藏匿思谋作乱,魏徵禀告太宗说:“不向天下人显示天子至公无私,灾祸不能解除。”皇帝令他去安抚,他将前东宫、齐王府的人一律免罪,太宗知道后非常高兴,对他日益亲近,有时把他领进卧室,询问天下之事。魏徵先后提出建议二百多项,全都切实可行,符合皇帝的心意.因此,太宗任命他为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
贞观二年(628年),以秘书监的身份参与朝政,校定秘府图籍,令人撰周、隋各史,魏徵受诏加撰定,多所损益,当时称为良史。
太宗即位四年,一年中判刑的只有二十九人,几乎达到刑罚弃置不用的地步,米价每斗オ三钱。东到海,南到五岭,都夜不闭户,来往旅客不用携带粮食,路上就能得到供应。太宗对群臣说:“这都是因为魏徵劝我行仁义啊,现在已经有成效了。"不久,魏徵任检校侍中,爵位晋升为郡公。一次,皇帝在丹霄楼宴请近臣,饮酒之中,太宗说:“别人说魏徵举止粗暴傲慢,我却只看到他的柔媚。”
贞观七年(633年),魏徵任侍中。当时尚书省有长期不决的诉讼案件,皇帝命令魏徵秉公处理。魏徵不太熟悉法律,但抓住原则,按照实际情况处理,大家都心悦诚服。皇帝进封魏徵为左光禄大夫,郑国公。魏徵多病,多次请求辞去官职、皇帝不准。魏徵恳切请求,态度坚决,太宗只得改命魏徵为特进,仍执掌门下省事务,命令朝廷的规章、国家的制度,由魏徵参议得失。
晚年魏徵拜为太子老师。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重,皇帝亲自到魏徵家问病,用手抚摩躺在床上的魏徵,流下了眼泪。魏徵死后,皇帝亲临哭吊,极其悲痛,下令朝廷停止办公五天。太子在西华堂哭祭。太宗叹息道:“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为知得失。徵殁,朕亡一鉴矣!”
魏徵相貌平平,有胆有识,勇于犯颜直谏,太宗有时万分恼怒,魏徵仍然镇定自若,无所畏惧。对于魏徵的犯颜直谏,唐太宗也惧怕三分。唐太宗曾有意关南之行,因需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怕魏徵进速,后自动取消。一次,太宗得一好鸟,放在臂上玩弄,恰逢魏徵进谏,慌忙藏于怀内,因陈谏过久,鸟死于怀里。
魏徵在任的十七年间。向太宗陈谏二百余事,反复以隋朝灭亡为鉴戒,提醒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要求国君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轻徭薄赋,戒奢节俭,务使人民得以安定。魏徵的忠言相劝,对于唐太宗治国安邦,产生过极为有益的影响。
魏徵一生,著作颇丰,有《隋书》的序论与《梁书》、《陈书》、《齐书》总论,《魏徵集》20卷,《麟阁词英》60卷,《时务策》5卷,并主编《群书治要》50卷。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愉快的玩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