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凤仪善忘,是一种大智慧!-武当山杨公风水
庞凤仪善忘,是一种大智慧!-武当山杨公风水
庞凤仪
01
健忘是一种病态,善忘是一种智慧。
人的记忆,如同储存室一样,容量是有限的。
只有抛却琐碎、枝节、不重要的东西,才能保存精粹、主题和有价值的印记;要想记下应该记住的、必需的东西,就必须删除脑海中那些无聊、无用的信息。因此,可以说,善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
应该忘记的东西,一定要尽快忘记。对那些令你不快的面孔,要在握手分别后就忘掉;对那些令你烦恼的事情,要尽力做到事一过就忘掉;对那些令你伤心的场景,要能够转身即忘。
02
一位哲人说过:“快乐之道无他,就是自己力所不及的事不要去忧虑。”善忘能使人更坦然、更恬淡地面对生活,从而永葆愉悦健康的身心。
《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段话,“忘足,履之适也;忘要(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意思是如果忘记自己脚的存在,那是鞋子穿在脚上很合适;如果忘记自己腰的存在,那是系在身上的带子很舒适;人一旦忘记了是非纠纷、恩怨情仇,那是你的心已适应了外界的环境,变得坦然平静了。
人生,是一本沉重的百年挂历,翻过去的日子越来越多,剩下来的日子越来越少,还是每天撕掉一张过日子好。这样,挂历可以减轻负担;自己可以轻装上阵。
无法忘记过去不幸伤痛的人,往往会连今天的幸福也失去!无法忘却昨天的人,往往会连今天都把握不住!
03
人生坎坷,一路爬坡,包袱越重,爬得越累,该扔下的赶紧扔下吧,要不然会被活活累死的!
1忘年
忘却自己的年龄,忘记死亡,摆脱对死的恐惧。
唐代元结有一首诗:“山竹绕茅舍,庭中有寒泉,西边双石峰,引望堪忘年。”
元结住的不是高楼大厦或别墅庭园,只是竹林里的茅舍,悠然自得,他活得是多么惬意!
2忘怀
忘怀即指内心恬淡,不依恋身外之物和名利,不追怀往日荣宠,不计较过去恩怨,将心中所牵挂的事物一一抛开,摆脱烦恼的羁绊。
3忘机
涤净与他人计较的心机,心无杂念,养成纯真的意念,懂得闹中取静,深谙平衡苦乐之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境清澈,通达洒脱,气定神怡,淡然自处。
一、退就是进
老子一向主张退、守、弱、柔。他有一套独特的辩证法,他认为“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退就是进,柔弱就是强大。
《周易》中说,“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只知道前进的人是非常危险的,真正的智者懂得运用“退”的智慧,就像曾国藩攻占南京后,主动请求裁撤湘军,交出自己手中的大权,事实证明,曾国藩的做法是正确的。
有一首偈语诗叫作《插秧歌》说: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
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 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 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有时候,冷静一下,退回一步反而能把事情解决了,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一味冒进,反而会把事情搞砸。
《周易》中也说,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尺蠖(一种无脊椎小虫)把身体弯曲起来是为了伸的更长;龙蛇将身体蛰伏起来,是为了躲避冬天的严寒,让自己可以继续生存。
从尺蠖和龙蛇的习性中,我们可以看出世事兴废中的人生起伏——为了长远的发展,暂时委屈以求积蓄力量。退步即进步的张本,是一种准备,一种能量或者力量的蓄积。
孙思邈历览前代医籍,以方书浩博,简册繁重,难于寻检。他根据自己在医药学上的研究和实践,删繁就简,编为《千金方》,“以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之济,德踰于此”。(《千金要方序》)是书简易实用,可以救急,故曰《备急千金要方》。这部书包括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卫生等各方面,尤其注重对妇科、儿科疾病的治疗,所以把妇人方、少儿方列于全书之首。他又把晚年的经验总结起来,撰成《千金翼方》三十卷,作为《千金要方》的补充,书中收载了当时所用药物八百余种,对其中二百多种药物的采集、炮制等不仅作了详细的记述,并且补充了许多治疗方法。孙思邈认为食物对养生、治病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他在《千金方》中特别列出《食治》一门,详细介绍了谷、肉、果、菜等食物疗病的作用。并注重饮食卫生,如主张“食欲数而少”(《千金要方?养性》),即多餐少吃,“熟嚼”,不吃陈腐的东西,食毕要嗽口,以及“食止,行数百步”(《摄养枕中方》),等等。他认为作医生的应当先了解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食治》)他说:“药、食两攻,则病勿逃矣。”(《千金翼方?养性》)还主张把药物与针灸结合起来治病,所谓“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千金翼方?针灸》),这是医学上提倡综合治疗法的先声。当然还应指出这些书里还夹杂一些鬼神迷信的糟粕,这正是作为道教徒的孙思邈的宗教世界观的局限性。
明正统《道藏》中所收医药类书籍自《黄帝内经素问》、《八十一难经》以及上述之《肘后方》、《千金方》等约二十部,但还有一些道教医籍如张三丰《仙传方》、赵宜真《济急仙方》、邵真人《青囊杂纂》、臞仙《寿域神方》等都未收入。总之,道教是重视医药的,虽然其出发点是为了宗教上的求仙长生,但其内容包含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应该引起重视,加以发掘整理。
一、道教与医药
道教为了达到成仙长生的目的,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寿。所以,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重要方术之一,凡是学道求仙的人必须懂得医药,医药成为有知识的道教徒的必修功课。道教徒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使人成仙,长生不死。《抱朴子?对俗篇》说:“知上药之延命,故服其药以求仙。”中品药可以养生延年,下品药才用来治病。上药中的上上品就是道教的金丹大药,葛洪说九鼎神丹服之都可以成仙,如云:“九转之丹,服之一日得仙。”还丹“服之一刀圭,即白日升天。”(《抱朴子?金丹》)但是这种金丹是经不住实践检验的,历史上许多求仙心切的人,吃了金丹大药,不仅没有成仙,反而中毒死亡,不仅不能延年,反而短命。所以古诗上说:“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历史上服丹而死的事例不少。唐朝诸帝,如宪宗、穆宗、武宗、宣宗都是服丹药中毒死的。①五代时南唐烈祖李昪使道士史守冲等炼金石为丹。李昪服金丹中毒,临死时给他的儿子齐王李璟说:“吾服金石欲延年,反以速死,汝宜视以为戒。”(《南唐书?烈祖本纪》)自宋以后炼外丹服食术求仙之风才日渐衰微。隋唐以前由于道士一直追求金丹妙药,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寻找长生不死的“上药”,这种“上药”事实上是没有的,上药不可得,只好退而求其次,找寻可以延年益寿、治病养生的中、下药。为了服食,必须懂得医药,所以道教徒中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都是著名的医药学家。
《神农本草经》是战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这部书里就带有明显的方士和仙道的色彩。它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药一百二十种,久服可以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品药百二十种,可以抗御疾病,补虚弱。下品药百二十五种,可以除寒热邪气,破积聚。葛洪引《神农四经》说:“上药令人身安命延,升为天神,遨游上下,使役万灵,体生羽毛,行厨立至。……中药养性(生),下药除病”。(《抱朴子?仙药》)可见上药就是修道求仙所追求的,这些药物大都出战国秦汉时方士所传,其中对好些药物都说:“不老神仙”,“长生不老”就是证明。在《汉书?艺文志》里就把“医经”、“经方”、“房中”、“神仙” 四类书同列于方技略,正说明古代迷信与科学是互相杂糅混在一起的。在上品药物中列于首位的就是历代方士奉为仙丹妙药的丹砂。葛洪说:“仙药之上者丹砂”。(《抱朴子?仙药》)“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其去凡草木亦远矣,故能令人长生。”(《抱朴子?金丹》)葛洪在炼丹中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丹砂(HgS)加热离解出水银,水银和硫黄反应,加热升华,又生成丹砂。道士们不理解其中的化学反应,把它看得很神秘,视为仙丹,结果许多人服之中毒而死。李时珍批判道:“水银乃至阴之精,禀沉着之性。得凡火锻炼,则飞腾灵变,得人气熏蒸,则入骨钻筋,绝阳蚀脑,阴毒之物,无似之者。……《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方士固不足道,《本草》其可妄言哉!”(《本草纲目》卷九水银条)
葛洪(283-363年)丹阳句容(江苏句容县)人。他“综练医术”,(《晋书》本传)是著名的医药学家。葛洪医药方面的著作有《玉函方》一百卷,《肘后要急方》四卷,《神仙服食药方》十卷,《黑发酒方》一卷等。他感到医药的方书卷帙烦重,加以选辑整理,编撰成《玉函方》一百卷。又将方便经验方编撰为《肘后要急方》,用以救急,便于携带,可以悬于肘后,故又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它包括传染病、慢性病、外科、眼科、小儿科及兽医等各方面。对各种病的起源、病状、治疗方法都有所叙述。如其中关于痘症(天花)流行和结核病的记述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记载。又提出用狂犬脑敷贴伤口来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这也为后来科学证明狂犬脑里含有抗狂犬病毒的物质。《肘后方》经陶弘景增补为《肘后百一方》,“取佛书人有四大,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之义名之” (《直斋书录解题》)。以后金代杨用道又取唐慎微《证类本草》中所附药方,加以增补,名为《附广肘后备急方》,足见这部书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
陶弘景(456-536年)丹阳秣陵(江苏南京)人。弘景知识广博,是南朝著名的道教学者。史称其尤明“医术本草”。(《梁书》本传)他的医药学著作有《本草集注》,增补葛洪《肘后方》为《肘后百一方》,还有《药总诀》、《效验施用药方》、《集金丹黄白要方》、《服草木杂药法》、《灵方秘奥》等。
如上所述,由汉代结集的一部古代药典《神农本草经》载有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分为上中下三品,这一分类法受炼丹方士的影响,认为上品药服之可以成仙,显然是不科学的。《本草》经过汉魏晋以来的历代传抄,字义残缺,品次错杂,弄得很混乱。陶弘景是精通药物学的,他在《本草》学上的贡献是:(一)整理了《神农本草》,陶弘景在《本草集注》中改变了把药物按上中下三品分类的方法,他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分为玉石、草木、虫兽、米食、果、菜及有名未用七大类,这种分类法显然比三品法更科学、更明确一些。以后唐代的《新修本草》和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分类都是在这基础上加以改进的。(二)根据汉魏晋以来几个世纪许多名医用药的经验加以提炼总结,于《神农本草》三百六十五种药物之外,又增补了三百六十五种药物,取名为《名医别录》,把《本草》中药物发展成七百三十种。(三)对药物的性能、形状、特征、产地都加以说明。对于一种药物有多种性能的,就以它主要的功能为本。中医在用药上本有君、臣、佐使的分别。但在《神农本草》中则以上品为君,中品为臣,下品为佐使,这种机械的划分显然是受了炼丹家方士的影响。陶弘景以药物主治之病来确其性能,如治黄疸病的药有茵陈、栀子等,祛风的用药有防风、防己、独活等。这是对《本草》学的一个重要的发展。(四)在药物的配伍使用上,以主治之药为君,辅助的药物为臣、佐使,又根据人的老少、男女、身体的虚实以及各地的生活习惯、环境的不同进行辨证论治,发展了《本草》学。
隋唐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孙思邈(581—682年)。他隐于太白山,学道炼气,精于医药。著《备急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
在这世界上,很多人只懂得进一步的智慧,而忽略了退一步的智慧。很多人都是为人处世,用力太猛,太过刚强,处处争第一,只知道一味往前冲,而忽略了很多重要的因素。
在老子看来,那些争强好胜的人,都是缺乏韧性的。所以他说,「物壮则老,是为不道,不道早已。美国心理学家也公布说:太过争强好胜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从而缩短寿命。
二、给就是得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这就是说,老子认为,越是能帮助别人的人,他自己会更富有;越是经常给与别人、分享东西给别人的人,他自己的东西就会越多。
老子认为,做人要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要有水的胸怀,水的利生精神。那些吝啬的人、那些守财奴,不管占有多少财富,精神上都是极度贫穷的“穷人”。
在楚汉之争中,韩信攻下齐国后,要求刘邦先封他一个假齐王的身份便于他治理齐国,这样他才能有力量大军回援对抗项羽。
关于行气的要领,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吸气曰纳,出气曰吐。“吐故纳新”即吐出碳气,吸纳新鲜氧气。纳时深吸至于丹田,然后徐徐吐出废气。吐气有吹、呼、唏、呵、嘘、呬六种方法。《养性延命录》云:“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之,名曰长息”。呼吸之法要细、长、深、匀。吸气时要细微徐缓,不可闻声,葛洪所谓以鸿毛着鼻口上而鸿毛不动。深者谓吸气深入达于脐下丹田。匀谓呼吸要匀称。细微、徐缓、深长、匀称,此即道家所谓“绵绵若存”。
(2)行气宜在早上林间,空气清新的地方锻炼。古人称:“从夜半至日中为生气”。(《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病》)司马承祯谓:“凡导引当以丑后卯前,天气清和时为之。”(《导引论》
(3)导引行气是把肢体运动、乾浴、按摩与气功,内外结合起来。《导引经》说清旦起来,叩齿、闭目握固、调息、导引正是讲的内外功的结合。
(4)行气要节食,不宜过饱。《养性延命录》云:“行气之法,少食自节,动其形,和其气”。
(5)行气要注意意念活动,要把调息练气与练心(思想、意念)结合起来。意念活动在道教叫“存思”、“存想”、“存神”。①《老君存思图》云: “为学之基,以存思为首。”(《云笈七签》卷四十三引)存思又叫凝神,神定则气住,练功家要求意守丹田或意守某关,在道书中又称“守一”。《抱朴子?地真》云:“思一至饥,一与之粮。”道教加以神秘化就有“思玄一”存诸神等说,其实就是使精神专一,凝神聚气。道家以耳为精窍,目为神窍,口为气窍。意动形摇则伤气;目动心摇则伤神;邪思精摇则伤精。故《庄子》云:“勿摇汝精,乃可长生”。(《在宥》)意念专一则耳不闻,可以保精;口不言,可以保气;目不视,可以保神。心静守一则气平,气平则息匀,息匀则气聚,气聚则凝神,神气合一,性命归根。所以“存思”的要点在排除杂念,闭目内视,所谓“智静神凝,除欲中净”。(《老君存思图》)《神仙绝谷食气经》说:“诸行气皆无令意中有忿怒愁忧。忿怒愁忧,则气乱;气乱则逆。思一,则正气来至;正气来至,则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则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长;鼻息微长,则五脏安;五脏安,则气各顺理。如法为,长生久寿。”(《云笈七签》卷五十九引)所以行气功要精神上轻松愉快,心情安静,排除一切烦恼和杂念,常保心气和平,这样练功持之以恒,自可健康长寿。《清静经》曰:“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故能寡欲则心平气和,心静而神自清。因之,清心寡欲,意念专一,是行气功的前提条件。
概括起来,可以这样说:导引行气就是现在的气功、保健按摩、柔软体操、武术锻炼等结合起来的一套保健强身之术。导引行气如能长期坚持锻炼,无疑能够增强体质,防病治病,可以却老延年。但道教认为可以长生不死,显然是妄诞的。汉代的王充就批判过道家以为导气养性可以度世不死的虚妄。(见《论衡?道虚》)葛洪认为行气导引“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抱朴子?极言》)行气重视意念活动,意念活动是心理卫生的保健法,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密切结合起来,说明古人在长期的实践经验中对人的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上已有较深的理解。
(四)房中 房中本是古代医学中讲男女性生理和性医学的知识。《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房中者,性情之极,至道之际。是以圣王制外乐以禁内情,而为之节文。传曰:‘先王之作乐,所以节百事也。'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这一段概述了古代房中术的要旨,说明男女结合是性情之极至,其要在“乐而有节”。如果没有节制,沉迷荒淫就会伤生短命。道教汲取了它。在道书中把房中亦称为“合气”或“男女合气”。早期道教的经典《太平经》中就有“兴国广嗣之术”。天师道的教徒们都是有妻室子女的,因之道教认为房中是保精、养生、却病的一种修炼方法。所以《黄庭经》说:“长生至慎房中急,弃捐淫欲专守精”。道教的理论认为“万物负阴而抱阳”,阴阳配合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天地之道就是阴阳和谐,阴阳合而万物生。所以《玄女经》说: “一阴一阳相须”。《抱朴子》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微旨》)。又说:“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释滞》)。《养性延命录》谓:“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若孤独而思交接者,损人寿,生百病”。这说明男女合气的真理。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不交及纵欲过度都会产生疾病。所以葛洪说:“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乃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抱朴子?微旨》)。房中术的要点是:(1)注意节欲而不能纵欲,葛洪所谓“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抱朴子?释滞》);(2)禁忌醉饱以后或劳累过度的性生活。《素问?厥论篇》说:“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王冰注云:“醉饱入房,内亡精气,中虚热入,由是肾衰”。《养性延命录》亦云:“醉饱、远行归还,太疲倦,并不可行房室之事,生病,切慎之”。房中术的功用,据葛洪说:“夫阴阳之术,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虚耗而已”。(《抱朴子?微旨》)至于道教认为房中之法可以“采阴益阳”,“还精补脑”,“增年益寿”,能医治百病(见《抱朴子?释滞》),这显然做了不适当的夸张。
房中、服食、导引行气等都是道教修炼养生之术。但是“好事之徒,各仗其所长,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之术,可以度世矣;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矣;知屈伸之法者,则曰唯导引可以难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矣;学道之不成就,由乎偏枯之若此也”。(《抱朴子?微旨》)葛洪说这些浅见之人,总是强调自己知道的一点,认为就可以成仙,其实乃是片面之论。精、气、神是构成人的生命的三大要素,所以道教的修炼贵在爱精、保气、全神。房中的目的在爱精,导引行气在保气,服食药饵是综合性的,既可治病,又可固精、保气、全神。《抱朴子?杂应》说:“养生之尽理者,既将服神药,又行气不懈,朝夕导引,以宣动荣卫,使无辍阂,加以房中之术,节量饮食,不犯风湿,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不病”。葛洪认为人的身体是个有机体,各方面密切联系着,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如像治理国家,必须“文武礼律”互相配合,不能有所偏废。如像音乐一样,必须五音配合,才能成曲调。养生也是这样,应该把服食药饵、导引行气、房中之术等结合起来,才能收到防病、治病、强身、延年的效果。
道教在养生方面有许多值得重视的宝贵经验和知识。如青牛道士封君达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无过极,少无过虚(饥饿——引者)。去肥浓,节咸酸,减思虑,损喜怒,除驰逐,慎房室”。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日养形,四日导引,五日言语,六曰饮食,七日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并《养性延命录》引)袁了凡讲聚精养生之道:“一曰寡欲,二曰节劳,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指清淡之味——引者)。(《摄生三要》)这些都是养生经验的总结,是颇有价值的。道教的长生成仙之说,当然是虚妄的,但如服食中包含着许多医药和食疗保健的知识,导引行气是气功、保健功与按摩相结合的强身治病的方法,房中是性医学的知识,这里面都包含着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我们应该珍视这分文化遗产,剔除其虚妄迷信的东西,发扬其科学的内容。
刘邦知道后大怒,经过张良的劝导,刘邦立马标识:我生气的是为什么让我加封一个假齐王,要做就做真的,封韩信真齐王。于是韩信受封齐王,回援救助刘邦,最后消灭项羽。
若是当时刘邦不封韩信为齐王,恐怕楚汉之争的结果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了。
当然,“给就是得”这不是一种权术,不是要以牺牲小的私利为代价,换取自己更大的私利,而是一种心胸,一种境界。
《道德经》“易性第八”章以水喻道,阐释“七善”之德,正是开启修道者观水悟道智慧的钥匙。法水“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养生处世,则近于“道”矣。朝真访道,临水静观,追寻祖师,感悟《老子》,妙不可言!
水与“道”,本性甚似。水以万千形态和以一贯之的品格形象地诠释着“道”。道祖老子在《道德经》“易性第八”章里赞叹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儒圣孔子亦与道祖共识,他盛赞水有九性:似德、似义、似道、似勇、似法、似正、似察、似善化、似志,曰“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祖师先贤论水的精辟之说,正是开启我们观水悟道智慧的钥匙。
道祖老子称赞水的美德,认为水是最好的“善”。这种善等同于“上德”,最接近“道”的品质:滋养万物,利而不争;水心空虚,渊深清明;甘居幽下,容纳百川;变化无碍,方圆自在;动静合时,生生不息,周流不止……老子赞美水“善”的德行,推崇它“不争”的品质,揭示它“无尤”的境界。细细体味,意趣深远玄奥,令我等后学学修体悟而难能尽得其妙,只有以水为师,感水之德了。
曾国藩说“心存济物”(怀着一颗周急济困的心)是贵相,这与老子的“善利万物”不谋而合。
做人要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成就别人的心,而这种心才是一个人,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
一、心善
善良是养生的一大营养素。一个人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使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这就会成为自己的一种精神鼓舞,会使人轻松愉快。
一个乐善好施的人,心理稳定、平衡,神经和内分泌调节功能会处于最佳状态,远离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疾病的困扰,人就会健康长寿。
二、心宽
人心宽,不仅意味着对外在世界的承纳和相容,而且意味着内在世界开放,表明自己与周边世界相处和谐。
宽厚多恕地对人对事,是健康品质和高尚素质的表现,也是防治心理性疾病的最佳良方。
三、心正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只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做人,你就能吃得香、睡得稳。
相反,贪心太大,私欲无边,整天让它牵着鼻子走,使你迷惘、狂妄、丧失理智,就不可能生活得自由自在,只能是烦恼、忧虑不休,“夜不能寐”,久而久之,就可能患上一些疾病。
四、心静
内心的平静,是心灵深处的恬然、安谧、舒适和自在。心静并非什么都不想,而是“不思声色、不思胜负、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的一种精神境界。
大千世界,色彩缤纷,光怪陆离,充满了金钱、名利和美色等使人心动神驰的诱惑。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真正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治疾病,使人健康长寿。
五、心怡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坎坷、曲折是避免不了的。只有保持快乐的心境,才能够获得战胜困难的勇气,坦然地面对困难的挑战。
笑对人生,就会化忧为乐,自得其乐,追寻快乐,从而健康长寿。
六、心安
心安则祥。当一个人内心安祥的时候,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这种感觉是非常美好的。此外,人们还发现,淡泊名利的人会健康。
一颗平常心,永远让自己处于平和状态,自然也就不会使自己的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免受疾病的侵袭。
七、心诚
心诚待人,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如果疑心太重或缺乏诚意,大家彼此戒备,疑神疑鬼,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心的欢笑。充满敌意的日子,会使人食不甘味,眠不安宁,总处于没有安全感的状态。
你有诚心也就拥有了朋友,就可以诉说心中的不快,排遣不良情绪,缓解生活压力。这对维护健康,防治疾病非常有益。
人来人间走一趟不容易,为什么还要让忧虑与烦恼占用我们的生活?
不值得!驱除忧伤,让爱与欢笑充满生活吧,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优越也好,恶劣也罢,都要学会在阳光的沐浴中去爱,去欢喜。那么,幸福就属于你。
你的心地,就是你的福气!
老子有言:命由我立,福自己求。福气不是天定的,是自己修来的。你的心地,决定了你的福气。
一、谦虚之心
古人云:满招损,谦受益。一个人自满就容易招致祸患,相反,谦虚总能获得益处。
赵括夸夸其谈,轻兵冒进,致使赵国四十万军卒被坑杀。符坚领兵百万,自诩投鞭断流,最终败给只有几万人的谢玄。
曾国藩曾言:人生大病,只一傲字。一个人一旦傲气十足,目中无人,就容易错估局势,从而忽略即将到来的危机,失去即将来临的机遇。
杯子空了才能装水,人虚其心,才能容人。容人才能聚人,聚人才能共事,才能成事。
老子讲: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低处,也就众人所恶之处。
人在低处,姿态放得低,便是不与人争名头、争风头。这样的人知道自己的能耐,贵在有自知之明。这样的人不出风头,不会“首当其冲”。
这样的人也知道自己山外有山的道理,能收敛傲气,踏实向学。
一个人缘、修养、学识俱佳的人,有什么道理福薄呢?
二、宽容之心
《十二怒汉》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人在火车上烂醉如泥,挑衅乘客和乘警,很多人都对他避之不及。一个几岁的小姑娘问她的妈妈:“妈妈,这个人是不是坏人,好可怕。”妈妈对她说“不是的,他不是坏人,他只是非常伤心。”
这一点慈悲之心,并非凭空而来,更多的是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的身上也有很多的不完美,我们也会失控,我们也会脱缰,我们也会露出我们自己身上丑陋的一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慈悲不是修养,它源于智慧。
一个人明白了自己的局限和苦难,于是就宽容了别人的局限,承担了别人的苦难。
所谓宽容,不是宽容别人,而是要先宽容自己。正是因为懂得了自己的不完美,才不会苛求别人完美。
这样的人心地宽和,不会沉湎于自责,更容易放过自己,也更容易放过别人。
三、善良之心
积善成福。一个人坚持不懈地行善,虽然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伴随着你的善行,人们慢慢开始信任你、靠拢你。
你的善良成为你的名片,无论做什么事情,周围的人都愿意帮你一把。这就是福气。
一个人行善,日积月累之下,你的气质、容貌都会慢慢改变,我们三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爹妈给的,但是三十岁之后,随着年华老去,气质就会显得更重要。
水滴虽然小,但是慢慢就能充满大的容器。不从小善做起,就没法成圣。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没有罪过,小恶慢慢积累起来,足够毁掉一生。
坚持行善,那你的温柔都会一点点刻在脸上,一眼望去,善良就融化在举手投足、只言片语中。
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舒服,大家自然也就愿意投桃报李,这样的人怎么会没有福气呢?
四、敬畏之心
现代人最缺少的就是敬畏。古人讲,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那时候人们不愿意去做一些有悖良心的事。
在有所敬畏的年代里,人们谦逊守礼,失去敬畏的年代里,坏事层出不穷。因为失去了敬畏,人们便敢于为所欲为。
朱熹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敬畏是什么?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这里的“敬”:除了“彬彬有礼”、“恭恭敬敬”外,还指做事严肃认真,免犯错误;“畏”:除了“担心、忧虑”外,还形容“战战兢兢”,既敬重又畏惧。
敬畏就是对一切神圣事物的态度。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意思是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居于高位的人,敬畏圣人的言语。
人有了敬畏之心才谈得到良心、义务、责任道德,才能形成责任感,事业心,民族精神,只有做到了这些,社会才会不断进步。
五、不忘初心
《诗经》里讲“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如果没有初心,那很少有人有好结局。
道家箴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于有灵魂的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生命的拷问。所谓初心,大概是所有人最初的理想、目标和准则。在经过风雨的捶打,岁月的洗练后,是否能够“我心依旧”?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读书或是工作,都有一个志愿,都有一个最初的发心。比方说:我想做一个公务员、教师、企业家、记者、演艺人员……你如果不忘记自己最初的发心,就会锲而不舍地一直向前迈进,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一个人心地善良、谦虚、宽容,对人对事,保持敬畏,不忘初心。
如果一个人的心地具备了这五种品质,那么他的生活一定积极而快乐,这样的人不需要上天额外的赐福,因为这生活本身就已经是福气了。
如果您被以下问题困扰,可以添加大师微信咨询。
1. 婚姻不顺利
2. 家庭困扰
3. 财事业不顺
4. 运势不好
5.无法摆脱现在面对的困惑
一命二运三风水,心诚则灵,心善则旺!武当山杨公风水大师为各位施主排忧解难!承接:算命、看相、运程、起名、改名、择吉日(相亲、订婚、拿证、结婚、满月、周岁、搬家、乔迁、开业、买房、剖腹产选上好生辰八字)、测字、八字合婚、公司起名改名、商业风水、请本命佛、恭请财神、吉祥物开光、风水饰品、风水法器!风水调理,立竿见影!有需要就找:武当山杨公风水大师(微信号:yd13872530055)
人出生就有一位菩萨默默地护佑你!看看保护自己的是那位菩萨!
高僧开光生肖守护神现场
购买开光生肖守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