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苏连根【视频】- 违抗环保整顿酿大祸,6死1伤:谁的错?一刀切真的对吗? 聚焦-中国环联

2018-09-02 全部文章 320
【视频】| 违抗环保整顿酿大祸,6死1伤:谁的错?一刀切真的对吗? 聚焦-中国环联





6月18日下午17点40分,河北省黄骅市晶柯镀膜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6人死亡,1人受重伤苏利股份。事故企业属于小作坊,4月份因环保不达标被责令停产整顿,期间企业擅自开工生产。
环保不达标被责令停产整顿,企业擅自生产出现事故。表面上,是安全问题。但实际上,与现在的环保督查息息相关。环保督查重压之下,与企业产生冲突,企业为了自身利益,不顾安全偷偷再生产,这到底是谁的错?

环保部重压督查遭质疑,这样真的做错了吗?
在环保部28个督查组正按部就班进行督查时,前段时间,一篇题为“大面积停产、失业、民怨沸腾!国社发文质疑‘环保风暴’一刀切。”的文章在网络间盛传。该文章对环保部的重压督查横加指责。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转载过这篇文章。部分内容见下:
“环保重压之下,风暴所到之处,包括化工行业企业在内k娃,企业大面积断水断电停产,工人停工失业,家庭生计堪忧!有点哀鸿遍野的味道。”
文章说,很多中小化工企业主全部身家都压在工厂里,而无数工人正背负着房贷、车贷、养家、养老的巨大压力,政府采取一刀切式整治令不少无污染的企业也被强制关停。
这样的报道你看了多少,又信了多少呢?

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法制日报》记者参加了今年年初环保部组织的空气质量督查黑帆第三季,在督查时,曾到过廊坊市的多个“散乱污”企业现场,这些企业不仅没有任何污染治理设施,而且,也没有几个工人。关停这样的违法企业能对当地的民生造成多大的影响?
再者,包括此次大督查,环保部所有的执法行动打击的都是不法排法企业。从大督查每一天的通报情况看,查处的企业要么无环保手续,要么无任何污染治理设施,有超标排放的,有监测数据涉嫌弄虚作假的,有被抓正着的,有佯装停产的……
至于文章中提到有关停无污染企业问题,在大督查中,环保部确实发现有个别案例,环保部立即给予通报并提出严肃批评,此后,再无此类问题发生。
不可否认,环保大督查高压之下,确实对一些不法企业形成重创。违法企业更是使出种种伎俩,阻挠督察组执法。然而,这些都没有对环保部的督查造成影响, 28个督查组一如既往,没日没夜地奔波于28个城市间。
企业违法肆无忌惮,散乱污屡查屡现
开始于今年4月初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以下简称大督查),打击的重点之一就是“散乱污”企业。

然而,从环保部28个督查组的两个多月的督查情况看,要想彻底铲除“散乱污”企业并非易事。
据环保部透露:
6月15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363家企业(单位),发现257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的90家;
6月14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91家企业(单位),发现338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企业的96家;
6月13日,28个督查组共检查445家企业(单位),发现289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属于“散乱污”问题企业的83家。
同时,大督查发现:
部分地区“散乱污”排查、整治不彻底,个别企业屡禁不止。
根据环保部6月16日夜间的通报,此间一周检查发现的“散乱污”问题企业中,属于地方排查“散乱污”企业清单外的有557家,占查出“散乱污”问题企业总数的74.3%。督查组在检查中新发现 “散乱污”企业集群9个,涉及相关企业200余家。
更为恶劣的是
被查封的“散乱污”企业撕毁封条违法生产事件频繁发生,至今已有16起。其中,山东省菏泽市11起、德州市2起,河北省邯郸市、沧州市、河南省焦作市各1起。环保部通报说打伞树蛙,菏泽市成武县的山东万丽时装有限公司一再撕毁封条,违法生产。
据环保部介绍,6月9日至15日是环保部开展大督查的第10周,期间,28个督查组共检查3178家企业(单位)王骁威,发现2272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散乱污”问题的750家。
大气污染形式严峻,环境法专家:就该一刀切荣耀渭南网!
大气污染真的很严重
去年12至今年停暖前,包括京津冀区域在内的一些区域遭遇到了新空气质量标准实施以来最强的空气重污染过程。
6月5日,环保部发布的《2016中国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2016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 254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75.1%。
也就是说,338个城市中,超过7成的城市不达标;而京津冀13个城市在三大区域中,空气质量最差。2016年,京津冀13个城市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43.2%,其中,重度污染为7%,严重污染为2.2%。
根据环保部发布的这一数据,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的近亿人口2016年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生活在超标的空气中。

必须说明的是,我国现行的空气质量标准只是跟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WTO)公布的空气质量标准的下限接轨,如果用WTO的标准来监测我国的空气,不达标的问题更加突出。
污染企业全部达标,难保空气质量
据专家透露,目前情况下,即使所有污染企业全部达标排放,也未必就能保证空气质量百分之百达标。
如果再有企业超标排放,特别是当不利气象条件出现时,空气必遭遇污染。
环境法专家:一刀切治理
“对这样的违法违规企业就该一刀切,该停产的停产,该治理的治理苏连根。”在竺效看来,法治精神就要求避免选择性执法,所谓“一刀切”就是要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原则企鹅病。
他认为:以往对于违法违规企业就是因为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致使一些违法违规企业总能找到各种借口逃避处罚,逃避监管。
竺效指出,其后果不仅造成不公,更留下“只要闹闹,就能躲过处罚”的后患,有损法律的严肃性和威严。
他认为,对于环境违法违规企业不应该有商量特别是讨价还价的余地,就该依法依规处罚。
警惕违法企业,借民生实施绑架
1
企业主动员职工闹事
据《法制日报》记者了解,一些地方个别企业就出现过企业主动员职工闹事的问题,还有一些企业以有银行贷款要还为名威胁监管部门,以达到不关停企业、不治理污染的目的。而且这些企业的做法在一些地方屡试不爽。
2
“舆论”被违法排污企业绑架
近一两年,“舆论”被违法排污企业绑架的情形也开始出现。这些被绑架的“舆论”以污染治理“一刀切”严重影响民生为由,为污染企业找借口,主张对违法企业区别对待。
其后果是严重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让那些有办法“做工作”的企业得以开脱,而没有办法“做工作”的企业只能停产治理。
2015年,山东临沂市政府被环保部约谈后,雷晓晨启动了该市史上最严厉的大气污染整治行动。
媒体以“休克式疗法”至工人失业,社会动荡,经济指标大幅下滑等由,对临沂市政府的治污行动提出质疑,但最终的调查结果却是,媒体的质疑皆是子虚乌有。
环保专家竺效 认为:
“事实上,执法首先应恪守依法办事原则,包括实体性规定和程序性规定,在此前提下,才存在根据法定自由裁量权、依据具体案情进行‘灵活’处置的可能。执法中无法定依据的‘灵活’,或超出法定空间的过于‘灵活’,都违反了法治精神。”
“企业也好,老百姓也好,政府部门也好,甚至舆论,整个社会都习惯了‘凡事差不多就行了’的思维沐川竹海,执法部门稍一认真即恪守依法办事的原则,马上就有企业喊受不了,就要以各种理由要你灵活,要你不要一刀切,其结果是违法企业以各种理由不断地跟政府部门讨价还价。”
这样一来,不仅法律的严肃性被大打折扣,而且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一种错觉,喊冤、找理由就可以不执行法律要求,就可以得到差别化待遇。
竺效认为,无论是大督查还是其它环境执法都应该严格依法依规处罚违法企业,不能变通,不能商量燃情四季。
“我们应提倡执法常规化,避免运动战;提倡严格公平执法,避免超法治的任意‘灵活’。”
竺效说,只要这样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让这些违法企业意识到法律的严肃性,才能最终实现法律的公平与公正,也才能让企业形成守法的习惯。
事故一次又一次发生,一个问题不禁冒上心头:安全整治力度不断加大,地毯式环保督察攻坚,一轮一轮的污染企业曝光,各种媒介的安全、督察宣讲孔凤春官网,可要做到唤醒人们的环保理念和安全意识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来源:央视新闻、环保部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