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狐突击队【视频】- 湖塘岭古道:近观火山湖 远眺牛头山 金华文化地理之金华古道-金华新闻网
【视频】| 湖塘岭古道:近观火山湖 远眺牛头山 金华文化地理之金华古道-金华新闻网湖塘岭
道
古海拔1320米的火山湖
“江南七月火西流,残暑肃然一雨收。”
处暑之“处”,是停止的意思,可这天却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在秋老虎肆虐的日子,我们来到武义县西联乡境内的湖塘岭古道行走。
古道位于武义、婺城、遂昌三地交界,以前村民由此前往门阵、汤溪、琅琊等地。古道紧挨着海拔1560米的浙中最高峰牛头山大王世宗,不时可以远眺牛头山及其绵延群峰。湖塘岭的顶峰海拔约1320米,在地图上叫“顶上”,它更出名的是那个火山湖。
我们开车至石柱源村。村里如今只残留三四幢破旧的房子。2002年8月15日的特大洪灾,村子被冲得只剩残垣断壁,灾后就下山迁移了。村口山上有一块巨石,从下看是一根巨大的山峰,是谓“石柱”,往上换个角度,则是栩栩如生的“老寿星”,慈眉善目,和衣作揖。
章五里村支书饶建伟以前爬上过“石柱”杭七中,还在上面立了旗子。石柱对面的山很长,远望像骆驼。石柱背后溪对面,以前有座庙,边上还有老杉树等,2002年也被泥石流冲走了。30多年前,这一带猴子、山羊很多,从庙到石柱这一段他们叫“廿四步古道”。
从石柱源村北上行,一路溪水,一路鸟鸣。开始还平缓好走,路上杂草丛生。中间有一段稍陡,时而穿过大竹林,时而走过箬叶丛。
过了防火道苏通快运,再走一段路就到了湖塘岭,上面比较平坦。这里有个湖,俗称“火山湖”,当地人早先叫湖塘、天池。火山湖周边全是高大杉树,仿佛原始森林一般,地上的泥土也呈黑色燕安居,仿佛有养料更肥沃。武义当地文化研究者古梁表示,这火山口已开始沼泽化,火山湖景观差不多已经消失。而在40年前,火山湖还可以撑竹排,湖中心水柱达1米以上。每年春季,成千上万的山蛙在此繁殖产籽。这种火山湖,武义郭洞尚有一串相连在山顶。
饶建伟在2002年时来过这个湖,那时湖面并非现在这样长满水草,看上去像平地一样,那时有一亩多的水面,碧绿碧绿的,拿根三四米长的树枝插下去,深不见底。这湖水也是通往交界三县的,我们上山一路溪水潺潺,清凉纯净,这湖水是常年不枯的。
过湖,往下走,一条山路通往遂昌门阵。对面山上一条盘山公路,据说是叫“粟裕路”,是早些年修的,从门阵通往汤溪等地。绕过火山湖,有一条湖塘路,地图上称“路基坪”,是下山绕回石柱源的。这条路很好走,所过之处大都为杉树艾佟作品集,地上枯枝败叶多年累积,踩上去颇为松软。一路还有很多蘑菇,各种颜色,各种形状,也就这段路上特别多。
快到东坑林场时,有个三岔口,叫做三脚坟的地方,周边有东坑、田铺、荷花地、石柱源等村。以前路口有凉亭,是各村往来上山的必经之所,煞是热闹。
从林场管理用房下行,很快就返回石柱源了石油菜。这段路现在多为泥路,很多已改道,路上还有驴脚印,最近在往山上运石砖等材料。
其实,我们事先收集资料,到行走过程中与同行者聊天,直到回到市区,都未得知这条古道叫什么名字。当时觉得挺奇怪dokee,怎么就成了“无名氏”呢。不死心请向导帮忙打听,总算从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探得“湖塘岭”之名。看来,也是因了顶上火山湖而得名。
当地人说,走湖塘岭古道,或游玩牛头山,现在并非最佳时机。四五月份,山上有成片的高山杜鹃、野樱花,红得像火,白如雪,煞是壮观;深秋时节,层林尽染,红黄绿褐,色彩缤纷,又是别样景致。
群山之间的木偶剧团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在西联乡殿下畈村,有不少莲塘,荷花朵朵,莲蓬枝枝,清新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沁人心脾。村口一大一小两水交汇,大水由石柱源、章五里过来刁寒,小水是从村边山上下来,汩汩细流,却是自东向西,村民觉得这是奇事。当地还有石牛传说,都说村子风水好。
村支书朱远平说,他们村祖辈都崇尚读书,以前就有“满门无白丁”之说,家家都有秀才以上的读书人。现在考出去的大学生、文化人也挺多。在村里,还有一种古老的娱乐活动,就是做木偶戏。
在村口的民俗馆里,就展陈着10多个木偶戏人偶,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还有包公、关羽等,生动形象。这都是木偶剧团团长朱金伟夫妇做的,而且是他们改良过的版本。64岁的朱金伟是乡里唯一的木偶戏传承人。十里八乡哪家过生日或者办喜事,若是请来了难得一见的木偶戏,便是整个村子的一场盛宴了。
那天,朱金伟也在村里,本来想去他家里看演出道具,却被告知都放在柳城,他这些天正在外面表演,得空回来一下。从相关视频可以看到,在一个3米长、2米宽的小舞台上,摆放数个木偶,锣鼓一响,他们一边手牵12根提线操控木偶“做”“打”,一边模拟剧中人物“唱”“念”,像孙悟空还能挥舞金箍棒,潇洒腾挪辗转……看得人如痴如醉,跟着叫好。
武义木偶戏,民间俗称“傀儡头戏”,属于拉线木偶,起源于明清,人物造型生动逼真,演传统古装婺剧折子戏居多。木偶剧团一般由五六个人组成液态硬盘,前台两个人分别唱(念)男腔女调,有的男女声均由一人完成,乐队一般由3人组成。2007年,武义木偶戏被列入金华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朱金伟说,他们剧团有五个人,他和妻子担任老生、小生、花旦、老旦等全部角色。朱金伟能演20多本戏,光“陈十四夫人戏”就能演个六七场。他们一般是每天下午、晚上各演一场,每场演两三个小时,那手、口、脚长达两三个小时不停地配合,着实让人钦佩。
朱金伟表演的节目一般用36个木偶人物。后来,他将木偶作了改良,比以前的高10多厘米———为了台下观众看得更清楚明白。每个木偶有三四公斤重马拉松王子,操作起来比小木偶难度要大得多。不过,朱金伟做的木偶很灵活,不但嘴巴眼睛会动,手还能抓起地上的硬币,还能把地上的火柴捡起,将蜡烛和香点着;敬酒、放鞭炮、端凳子也样样不在话下。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这些是朱金伟30多年练就的绝活。黑狐突击队
作为一名木偶剧艺人,朱金伟一年里倒有半年时间是不在家的。从秋收后到来年采茶前,小小的木偶剧团辗转在武义、遂昌、松阳交界的群山之间,总是大受欢迎,因为他们是群山之间撒播快乐的人。
据说,武义木偶剧团最多时有10多个,2009年时只剩4个,如今是硕果仅存。木偶戏何以在深山里流行,并保存了这么多年?山里人都说,以前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活动,山里穷请不起大剧团来演大戏,价钱低得多的木偶戏,正好满足了山里人的需求。而且以前甚至没通公路,木偶戏的道具不多,人也不多,是最适宜翻山越岭送戏到山村的。而且,木偶戏唱的戏文是一样的,只是“演员”不一样。
朱金伟和他的木偶戏,有过自己的黄金时代。观众最多的一次是在丽水的碧壶镇,大约有1000人之众—————要知道木偶戏的戏台比“人戏”小得多。剧团也曾在桃溪创下连演20天的纪录。匆匆30多年,木偶换了3套,后台人员换了七八个僰人悬棺,朱金伟自己也老了不少。木偶戏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也面临传承问题,如很多非遗一样的遭遇。
宣莲发源地一村一品游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西联乡是革命老区。西联乡党委副书记雷晓蓓介绍说,以前湖塘岭古道都要走章五里、石柱源等村,这也是一条留下战斗印迹与革命传统的红色之路。中共宣遂汤工委、中共闽浙临边委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浙武宣平西营红军,均曾在这一带从事武装斗争。当地农民的革命意识很强,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红军送粮送药、救治伤员、站岗放哨、暗送情报,有多人牺牲。1982年10月,浙江省政府批准西联乡为武义县第一个“革命老根据地乡”,1985年4月,章五里、马口等22个村被命名为“革命老根据地村”。
章五里村现在还有许多革命遗迹,如红军挺进师指挥部旧址钱氏祠堂、红军挺进师占领的岗楼旧址、红军桥、红军墙以及红军陵等。
从柳城到西联,一路上莲塘成片,莲叶田田。夏秋之际,正是宣莲丰收之时,宣莲发源地西联乡壶源村的莲子基地里一派繁忙,50多个村民有的采莲,有的剥皮,有的通芯,很多游客停下车,购买健康美味的武义特产。
壶源莲子基地位于浙中第一高峰牛头山山脚下,这里的莲子喝着海拔1560米牛头山山脉喷涌的山泉水、吃着无污染的香灰泥而长大,故有“天赐宣平黄金土世茂西西湖,地育宫廷白玉莲”的说法。宣莲作为浙江名贵食药特产,与建莲、湘莲并称中国三大名莲、“江南三宝”。
这片宣莲种植基地,是壶源村的周树义周树文兄弟联手创办的。45岁的周树文,幼时家境贫寒,曾在多个行业摸爬滚打,饱尝艰辛。2011年,他和哥哥回乡创业种宣莲。尧建云如今,他不仅是当地创业青年联合会会长,还拥有500多亩莲子种植基地,里面还有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农博园。
周树文说,壶源莲子的身价要比其他地方的莲子贵,平均每公斤至少要贵10元。可是,由于当地莲农大多分散种植,产量小,商家来收购时,有不少外地的、品质较差的莲子鱼目混珠。他认为长此以往,老家的宣莲招牌迟早要被砸掉,下决心做大做强宣莲产品与文化。
在莲子种植基地里,周树文推行“莲—鱼”共生的有机生态套养模式,田里安装了8盏太阳能杀虫灯,使用低毒无残留农药,确保莲子安全。田间、生产加工车间还安装了不少摄像头,产品全程可追溯末世之狼缠。过去,莲农都是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剥除莲壳、莲衣,如今整个武义宣莲产区已经有30台剥壳机,一台机器能顶40个工人的工作量。这让宣莲规模化种植、生产成为可能,还大大提高了莲子品质。如今,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线下销售并行,壶源宣莲的买家遍布全国各地。
自然,到了西联有时间的话,可在民宿、农家乐较多的大溪口村停留住宿,第二天再往牛头山游玩。附近还有三笋坑,具有“江南第二户外探险地”之称,周围群峰高耸,层峦叠嶂,壮观险峻。
近年来,户外登山、露营、探捡等越来越热门,西联乡生态资源丰富,以牛头山为龙头,这里有着发展丛林探险、户外登山等旅游产业的绝佳资源。去年举办的西联乡首次越野赛事,就受到跑友们的欢迎。
西联乡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正在打造生态景区全域化。有兴趣的话,可以在那里细挖章五里红色文化、殿下畈木偶戏文化、双溪口古村落文化、壶源宣莲文化、大溪口水文化、牛头山道教养生文化等,堪称“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武义的水道运输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有山就有路,旧时差不多村村山路相连。西联附近的牛头山、竹客岭等古道,走走都是很不错的。
这里整理一点武义水道的历史。以前很多地方没通公路,更没铁路,除了步行,水道是首选。上世纪20年代,一个武义大学生要到北京就读,路上起码要走半个多月,多次走路、坐车、坐船。
1988年10月编印的《武义县交通志》概述中称:“武义县水上运输早在清朝开始。”结论似乎与实际不符。早在唐代开元年间孟浩然就留有《宿武阳川》诗,说明那个时候熟溪就已经通航。因此,武义的水道运输起源应该比较早,至少有1000多年以上历史。
在古代直至上世纪50年代,武义县内的水路运输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通木船的有武义江、熟溪,设有桐琴、泉溪、白溪、白洋渡、后陈、履坦、叶长埠、范村以及原武阳镇等码头,以供泊船装卸、转运,是货运的主要航道羞涩造句。通行竹筏的河道除武义江外,还有熟溪、麻阳港、高溪、宣平溪痞子混古代,并都设有埠头。双坑溪、双港溪、乌溪、菊溪、西溪、竹客溪、东溪在历史上也曾流放过竹木筏蝉翼剑。
直到1969年5月,全县的船筏航运才基本被淘汰。至上世纪80年代,宣平溪的三港至丽水的赤圩,还有少量的竹筏放流。
古道
攻略
前往西联乡,必经武义柳城,两地5公里,一路莲塘,满眼莲花莲蓬,喜欢的可以下车拍照、买莲蓬吃李苔蜜。尤其是在宣莲发源地壶源村,这里有500亩宣莲及合作社、农家乐。过西联乡政府所在地马口村,在没到大溪口村处右拐,进山一直开,即可抵达双溪口、殿下畈、章五里、石柱源等村。
双溪口已经整村搬迁,现在还住着30多位老人。清溪穿村而过,两边都是黄泥土房,以青山绿水为背景,十分好看紫椿。当地准备打造一个宜居特色的民宿村。殿下畈有个村民俗馆,虽小,里面的木偶戏人偶颇吸引人,村里还有如今难得一见的木偶剧团。章五里是革命老村,准备建红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湖塘岭沿线空气清新,溪水潺潺,植被茂盛,景色宜人。不过,最好穿长衣长裤,以防草割虫咬。从石柱源绕一圈,来回差不多四个小时快意电梯。同时,要做好心理准备,到了石柱源就没有通信信号,手机不能通话不能发微信,也就只能当个相机了。
策划|劳剑晨
撰稿、摄影|叶骏 摄像|张辉
编辑|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