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庞凤仪

又一个WordPress站点

庞凤仪呼唤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校行企合作联盟

2019-03-29 全部文章 280

庞凤仪呼唤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校行企合作联盟

庞凤仪
当下中国,“大学精神”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语了。之所以熟悉,当然是建立在现实的背景之上,大学的官僚化、行政化,导致大学越来越像是衙门和名利场,由此,“大学精神”的崩溃、“大学精神”的没落、“大学精神”的重构也不断成为高频词语。
高职学校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属性,这是公认的事实。既然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高职院校自然应该具备大学之精神。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这种提法似乎很怪异,在报纸文章中的出现率几乎为零。即使在学术界也很少出现这种说法,笔者在学术论文数据库中输入“大学精神”这一关键词,搜索结果可达几千条,而输入“高职院校”和“大学精神”,仅显示有限的几篇研究成果。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一直被边缘化。

所谓的“大学精神”总需要时间积淀,要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积累,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在公众的心目中,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就是依据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根本谈不上什么“大学精神”。毕竟,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类似,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面临的现实阻力也不小。一方面,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向来是被遮蔽、被遗忘,似乎只要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哪里还侈谈什么“大学精神”,甚至有些不着调;另一方面,与我们的市场机制与管理体制相关,高职院校也不例外,“官本位”制度、行政化深入骨髓,高职院校也没有办学自主权。
但是,种种的现实压力与困境并不代表我们就不能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振臂一呼,总要有部分高职院校先行,带动乃至推动整个高职教育“大学精神”的长远发展。况且,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再认识,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避免两大极端:一是把高职教育简单地混为“企业培训”;二是把高职教育禁锢于普通高等教育而难以脱身。
  提及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我们有必要先界定“大学精神”的概念与内涵,同为“大学”,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大学精神上与之有共同之处,也有自身独特的个性。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教授和西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周鸿教授曾在《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一文中认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有四个层面的内容,缺一不可:第一,包括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等一般大学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第二,应该是高职院校特殊类型所要求的大学精神,职业精神应该是对高职院校的最好概括;第三,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精神,高职院校一般是本区域为数较少的院校,是本区域传统精神与现代文明积淀、传承、发展创新的基地,应该提炼出富有特色的区域精神;第四,包括具体学校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精神。
这是对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一种比较透彻、完整、清晰的解读。这四个层面的大学精神,由共性到个性层层递进。一般大学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与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高职院校所处的区域与具体学校自身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传统精神,也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可以说,高职院校是大学中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最紧密的院校,毋庸置疑,这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中最具特色之处。
当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中比较热的理念,但是,这一理念并不意味着,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而让教师花大量时间进行简单的实操训练,为了做到“工学结合”而让学生去企业从事一些流水线上的简单工作,毕竟,作为大学来讲,高职院校也不能放弃“人格独立、学术自由”的高等教育精神。
因此,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首先希望更多的高职院校能够对大学精神的内涵达成一致,取得认同,用“大学精神”的理念去办好高职教育,再者,也希冀能够发掘出更多属于高职院校的独特精神,办出特色的高职教育。

相关文章